医学导论 第4章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幻灯片.pptVIP

医学导论 第4章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目 的 要 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方药的基本概念;中医学主要的专科范围;毛泽东同志关于撝泄揭┭批示的内容。 2.熟悉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四部中医名著的名称;四部名著问世的时间;中医学主要专科的代表著;明清时期中医内科学、外科学的进展;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取得新成就的主要表现。 3.了解《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中医的治疗原则。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阴阳五行 脏腑经络 理论体系 病因病机 诊法辨证 治则方药 阴阳起于《易经》,说明万物对立统一规律,战国时期引入医学,说明人体状况,指导诊治疾病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相克,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疾病诊治。提出肺金制约肝木、肾水制约心火、脾土生万物,肾水滋肝木 1. 阴阳五行 脏腑理论即脏象学说,《素问》将心肺肾肝脾的功能作了详细描述 《内经》对经络作了详细描述,十二经脉成为诊治疾病的重要依据 2. 脏腑经络 《内经》不仅论述了风、寒、暑、湿、燥、火的致病作用,也重视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态变化的致病作用 《金匮要略》将病因分为三大类:经络受邪、为内因;血脉不通为外因;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病机方面,《内经》强调内因,《素问》有病机十九条 3. 病因病机 诊法棗望、闻、问、切 辨证即辨别证候,是诊治的基础 张仲景建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以后发展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理、法、方、药一体的原则 4. 诊法辨证 治则棗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方药: 《内经》载方13首,《伤寒杂病论》载方269首,为摲绞樵鏀 1406年的《普济方》收方61739首,插图239幅,为最大方书 《神农本草经》问世后,方药结合,促进临床医学发展 5. 治则方药 第二节 中医学各专科的形成和发展 1. 中医基础 《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构成中医基础理论框架 2. 诊断学 《脉经》十卷为第一部脉学专著,确立了寸口切脉法,详述了24种脉象的鉴别方法 《察病指南》除载有脉诊外,还有听声、察色,考味等诊法,为较早的诊断学专著 3. 内 科 《诸病源候论》载内科病27卷,病候784条 明、清时期内科发展: (1)人痘接种术,16世纪发明,17世纪传到俄国,日本,土耳其等国,18世纪传遍欧亚各国 (2)温病学说的创立和完善 (3)医家林立,治法荟萃 4. 外伤科 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为最早外科专著,日本弘仁时期以本书为教科书 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继秘方》为第一部骨伤科专著 元代脊椎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比英国达维斯早600年 明、清时期发展: 理论提高 手术进步 专病专书 5. 妇产科 《诸病源候论》有妇人病8卷、283论 唐末《经效产宝》对妊娠难产、产后病均有论述,为较早的妇产科专著 明、清时期发展,专著多现存100多种 6. 儿 科 隋唐《颅囟经》为最早的儿科专著 宋元时期以小儿指纹诊病 明清发展,《幼铁镜》为儿科专著 7. 五官科 晋代有兔唇修补术,隋唐有镶牙、补牙、白内障治疗 明、清时期发展: 《申视瑶函》为眼科专著 《口齿类要》为口齿科专著 《重楼玉钥》为喉科专著 8. 针灸科 魏晋《针灸甲乙经》为第一部针灸专著。共12卷,128篇,定腧穴349个 宋金时代王惟一的针灸铜人两具,刻穴657个,沿用至今 明代针灸发展为高潮,《针灸大成》记述了针、灸、药灸、辨证施灸 9. 药物学 南朝《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分七类 唐代《新修本草》为第一部药典,比《纽伦堡药典》早800年,载药844种,有图谱,图经,为一创举 宋代《本草图经》有插图933幅,为第一部刻版印刷的药物图谱 明代李时珍经27年努力,著《本草纲目》,52卷,1800余种药,为世界医学宝著,被译为曰、法、德、俄文 10. 方剂学 孙思邈花30年时间,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载方6500多首 宋代《太平圣惠方

文档评论(0)

daoxbivi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