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市古镇别样新.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蔺市古镇别样新涪陵城区往西20余公里,即是蔺市镇。蔺市镇自古农业经济发达,村民生活富足,民风纯朴,曾被誉为“君子镇”。成也农业,败也农业――因为一直“固执于”传统农业,这颗长江边上的“明珠”在竞争中逐渐黯淡下来。而在2014年和2015年之交,这个小镇好消息不断――2014年12月,蔺市镇凤阳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1月,蔺市镇入选重庆市最佳旅游休闲小城镇。“君子镇”终于迎来了新生。失落1883年,英国人立德乘小帆船从汉口出发,溯江而上,直达重庆。“蔺市以有三个巨拱的桥梁出名。”立德写了一本书《扁舟过三峡》,其中一篇这样写道。这个蔺市,就是如今的蔺市镇。而那座桥梁名叫龙门桥,至今已有140年历史。140年来,龙门桥矗立在梨香溪口,默默守护着蔺市镇。1942年、1981年,梨香溪两次发生特大洪水,大水封桥,但桥岿然不动。“龙门桥就是蔺市镇的‘守护神’。”村民郑大林说。龙门桥不但发挥着交通作用,桥上精美石雕更被视作“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可进入新世纪后,每次望向龙门桥的时候,郑大林心中总有一种失落感。彼时,三峡工程建设正有序推进。随着长江水位不断上升,郑大林担心“以后看不到它了”,他担心的还有建于1881年的蔺市文庙。郑大林请人为他拍了一张在桥上的照片,试图在照片里留下蔺市镇仅存不多的昔日辉煌印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冲击着村民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蔺市镇党委书记杨会说。同其他乡镇一样,大量青壮年离开农村,前往城市,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土地在荒芜,具有川东传统民居特色的老屋也由于没人居住,渐渐破败。在这个激变的年代,蔺市镇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方向。坚守2004年底,一条消息传到蔺市镇――龙门桥将整体搬迁至距离原址300多米的周家沟。同时,文庙也将被整体搬迁。“太好了!”消息传来,郑大林兴奋不已。可也有人对此很是质疑:“搞这些面子工程干嘛,费钱费力。”这种故事并不少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人们往往把传统视作负担。”巴渝文化学者薛新力说。“在发展中不能失去冷静,龙门桥等文物是蔺市镇绵延近千年的见证,坚守住他们,才有更踏实的未来。”面对质疑,蔺市镇党政领导班子很笃定。2006年4月4日,天刚蒙蒙亮,还下着小雨,龙门桥前已聚起了不少村民。早上7点左右,几名工人出现在村民面前。“要帮忙就说一声。”村民们热情地向工人们打着招呼。经过近两年精心准备,这天是龙门桥整体搬迁的日子。工人们小心地撬开140年前用米汤和粘土粘连起来的条石,每取一块石头都细心地标记……雨渐渐下大,不过村民们没有离开的意思。“啊!”人群中突然爆发出惊呼声。在装吊桥身上的龙头时,龙头一头向水中扎去,所幸被及时拉住。“这个龙头由重达十来吨的石料整体雕刻而成。”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舒文说,“而它是如何被安上桥身的,到现在还是一个谜。”而在围观群众的心中,也有一个谜――承载着蔺市镇辉煌记忆的龙门桥是守住了,但我们的未来呢?那一天,烟雨??髦校?梨香溪河口仿佛仙境一般,龙门桥静静地躺在那里,与前来送别的人们一一告别。不过这个告别,是为了新生。如旧2009年12月,龙门桥重新矗立在人们的面前。“还是这么漂亮。”郑大林来到桥前,不由慨叹。但从桥上俯瞰原先的古镇,郑庆林的心却是一沉。随着三峡大坝的蓄水,原先的古镇大部分都已沉入江底。“大部分村民就地后靠搬到高处,旧场镇只留下一条上街。”舒文说。其时的上街破破烂烂,与不远处崭新的美心红酒小镇形成鲜明对比。2008年,具有欧美风情的美心红酒小镇落户蔺市镇。夕阳之下,古桥之上,凭栏遥望红酒小镇,古典与现代的交汇,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此时,蔺市镇通过打造旅游业,经济开始回暖。“可以翻盖新房了。”不少村民跃跃欲试。但这种想法被蔺市镇政府果断叫停。“我们要修旧如旧。”杨会说。2010年11月,蔺市镇启动了川东民居风貌一条街改造工程――对上街的10幢整齐连排居民楼的外立面,按照川东民居的格调和风貌进行改造。“总投资27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60万元,本镇自筹110万元。”杨会说。“没钱的时候修不起,有钱了又不让修。”有些村民很是不解。在村民的质疑中,“修旧如旧”让上街再现往日风貌――古香古色的楼阁、百年磨就的青石板以及整齐划一的桂花树相互映衬。而“如旧”的上街,不但让村民们找回了昔日时光,还成为蔺市镇旅游的亮点。新生2015年1月27日,农历腊月初八。“过了腊八就是年。”蔺市镇连二村党支部书记冉茂明忙碌起来。“得赶紧组织村里的人扎龙,训练舞龙队。”冉茂明说。连二村自古就有过年舞龙的习俗。“但有一段时间,村里舞龙的人少了。”冉茂明说。村里青壮年少,加之训练也没有场所,舞龙的习俗被逐渐淡忘。不过现在,这个情况慢慢发生了改变。随着蔺市镇乡镇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人回到家乡。“这让蔺市重新有了人气。”杨会说。2012年2月24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