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道路排水中设计及桥涵方案设计.docVIP

第五章道路排水中设计及桥涵方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道路排水设计及桥涵方案设计 5.1 道路排水设计 道路排水系统包括路基排水、路面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三部分。路基排水系统包括边沟和排水沟。设计中通过边沟、排水沟、桥涵等排水构造物将水排入天然河沟,以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因此道路排水系统设计包括路基排水设计、路面排水设计和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 5.1.1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排水主要通过两侧的边沟和集水沟及挡水土堤来进行。边沟将汇集的路面水、路基边坡排入河沟或排入排水涵洞中,或用排水沟引离路基。路线经过河塘地段时,设置填筑式边沟,或直接通过河塘排水,一般不应将水排入鱼塘。 路基路面排水的一般原则如下: 1)排水设施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处置、讲究实效、注意经济,并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 2)沟槽的顶面高度应高出设计水位0.1~0.2m。边沟纵坡一般不小于0.5%,特殊情况下可减至0.3%。边沟长度原则上不超过300m,最大不超过500m。当边沟与沟渠、道路发生交叉时,一般将边沟水直接排入排水沟,遇灌溉沟渠时,则考虑将边沟水向两侧排除,当边沟必须穿越道路时,设置边沟过路涵穿越。边沟(排水沟)出水口与较大河沟相接处,当可能发生冲刷时采用急流槽将水引入河沟中。根据地势走向情况,以及周围天然河沟的分布情况,同时在排水沟设计中尽量减少填方量。 该路段排水沟设计如下,各段边沟起始桩号、沟底纵坡列表(5.1)。 5.1.2中央分隔带排水 中央分隔带采用锯齿型,并植草绿化防目眩。为排除中央分隔带下渗水,采用纵向碎石盲沟结合横向塑料排水管排出中间带填土渗水。盲沟采用矩形断面,宽60m,深20~38cm,纵坡不小于0.3%,其沟底及侧壁、中间带土基表面以及中央分隔带路面结构外侧采用2cm厚水泥砂浆抹面并涂沥青防渗层及铺设防渗土工布。碎石盲沟顶面铺一层透水土工布,以防中间带填土污染碎石盲沟而降低透水功能,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内贯穿埋设φ5cm中空耐压塑料管,每间隔50~70m设置较盲沟地面底20cm得集水槽,集水槽内埋设带孔塑料三通管并于横向φ8cm聚氯乙烯硬塑料排水管相接,将中央分隔带中下渗水排出路基以外。 5.1.3系统布置 按照《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综合本路段道路平纵横设计,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貌及桥涵设置情况拟定排水系统表(5.1)。 表5.1 边沟设计表 序号 起讫桩号 终点沟底设计高程(m) 边沟位置 边沟长度(m) 边沟纵坡(%) 原地面高程(m) 起点沟底设计高程(m) 1 K0+000~160 K0+000 右 160 +0.3 32.64 32.00 K0+160 32.60 32.48 2 K0+000~090 K0+000 左 90 +0.3 32.64 32.00 K0+090 32.60 32.27 3 K0+162~280 K0+162 右 118 +0.3 32.64 32.00 K0+280 32.60 32.35 4 K0+092~280 K0+092 左 188 +0.3 32.61 32.00 K0+280 32.60 32.56 5 K0+325~505 K0+325 右 180 -0.3 32.63 32.54 K0+505 32.43 32.00 6 K0+325~390 K0+325 左 65 -0.3 32.63 32.11 K0+390 32.62 31.91 7 K0+507~560 K0+507 右 53 -0.3 32.64 32.16 K0+560 32.41 32.00 8 K0+392~560 K0+000 左 168 -0.3 32.64 32.60 K0+160 32.60 32.10 9 K0+562~850 K0+0562 右 290 -0.4 32.41 32.69 K0+850 32.03 31.53 10 K0+562~872.7 K0+562 左 312.7 -0.4 32.41 32.91 K0+872.7 32.06 31.66 11 K0+850~K1+198 K0+850 右 348 -0.3 32.03 32.09 K1+198 32.05 31.05 12 K0+872.7~K1+208 K0+872.7 左 335.5 -0.3 32.06 33.14 K1+208 32.06 31.46 13 K1+230~382 K1+230 右 162 +0.3 32.05 31.55 K1+382 32.01 32.04 14 K1+208~333.5 K1+208 左 103.

文档评论(0)

aliw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