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 了解丁达尔效应。
3. 知道胶体与浊液、溶液的区别。
【学习过程】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存在比较广泛,大家熟知的溶液都是分散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有:烟、雾、碘酒、食盐水、有色玻璃等。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烟 微小尘埃(固) 空气(气) 雾 微小水滴(液) 空气(气) 碘酒 碘(固) 酒精(液) 食盐水 食盐(固) 水(液) 有色玻璃 金属氧化物(固) 玻璃(固)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2.分散系的分类
(1)依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为9种分散系。
(2)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三类分散系: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主要特征 粒子能否通过半透膜 粒子能否通过滤纸 举例 浊液 100nm 不均一、不稳定 不能 不能 泥浆水 溶液 1nm 均一、稳定 能 能 盐酸 胶体 1~100nm 均一、介稳定 不能 能 蛋清
二、胶体及其主要性质
1.Fe(OH)3胶体的制备: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慢慢滴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反应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 +3HCl
温馨提示: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可稍微加热沸腾,但不宜长时间加热,否则也容易出现浑浊,产生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实验过程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溶液出现浑浊。
2. 胶体的性质:
(1)在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的分散系类别是悬浊液,将其进行过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上留有红褐色固体,液体由浑浊变澄清;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明显现象。通过比较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胶体可通过滤纸,悬浊液不能通过滤纸。
(2)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当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无光路现象出现。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称为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3)把制得的Fe(OH)3胶体注入“U”形管中,插入两个碳棒,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碳棒附近颜色变深,说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这就是胶体的电泳现象。
(4)把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现象是: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最终得到棕黄色溶液,其原因是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当加入稀HCl时,Cl-中和正电荷,使Fe(OH)3胶体粒子聚集得到Fe(OH)3沉淀;当再滴入稀HCl时,发生Fe(OH)3+3HCl==FeCl3+3H2O反应,得到FeCl3溶液。
温馨提示:①胶体分散质颗粒在水分子不均匀的撞击下,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次要原因。②同种胶体吸附同种电荷,所以它们互相排斥。加入电解质后,会破坏胶粒外面的电荷层,从而使胶体发生凝聚。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是胶体稳定的主要原因。③胶粒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结合成大颗粒而沉淀的过程,方法有:加入电解质、加热、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3. 胶体的应用:士壤的保肥作用、制豆腐的化学原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明矾净水原理等。
(1)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与分散系类别的关系: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区别溶液和胶体的简单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2)胶体的主要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胶体的聚沉。
【当堂检测】
1. 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
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 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2. 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尿中毒,可利用半透膜把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3. 血液可看成一种胶体,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FeCl3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集沉降
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1课二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Word版[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1课二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测)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1课二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练)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1课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教学设计)Word版[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1课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测)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1课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练)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2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Word版[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2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测)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2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练)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3课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测)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化学必修一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化学必修一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化学必修一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3课时)[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化学必修一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四章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2课时)[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化学必修一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四章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3课时)[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化学必修一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四章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1课时)[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化学必修一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四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复习[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章末复习[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一章第一节卤族元素(第3课时)[高考必备].doc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3565.5-2022 自行车安全要求 第5部分:车把试验方法.pdf VIP
- 工程保险合同纠纷裁判指引_记录.docx VIP
- 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抽查抽测规定试行.doc VIP
-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pdf VIP
- 宗教的文化专题——道教.ppt VIP
- (最新)知识考核旅行社计调三级真题精选附答案(答案在末尾).docx
- 临床常见病的中西医诊疗与康复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正式版)D-L∕T 266-2023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docx VIP
- (正式版)D-L∕T 266-2012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docx VIP
- ABB XT2-XT4 电子脱扣器 Ekip Dip LSI-LSIG 手册(中文).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