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 掌握氨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氨水显弱碱性。
2.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铵根离子的检验。
【学习过程】
1.氨气:
(1)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可做红色喷泉实验)。
(2)喷泉实验:
①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先打开止水夹,挤压胶状滴管,少量的H2O既可溶解大量的NH3(1:700),使烧瓶内气体的压强迅速减小。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而烧杯内液体仍为无色。
②实验原理:两个容器通过连接管组成连通器,装有液体的容器压强远大于另一个容器的压强(即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就会产生喷泉。计算表明,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17时,该气体既能形成喷泉实验,故NH3、HCl、HBr、HI、SO2等气体均能溶于水产生喷泉现象。
温馨提示:CO2、H2S、NO2、Cl2等在H2O中溶解度不大的气体不能形成喷泉,若将H2O改成NaOH溶液,气体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大,从而也形成喷泉。
(3)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氨气溶于水,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一水合氨少部分电离,因此氨水显弱碱性。而NH3·H2O不稳定,受热极易生成NH3和H2O 。
NH3+H2O NH3·H2ONH4++OH-
NH3·H2ONH3↑+H2O
氨气是中学阶段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利用这一点,可以检验NH3。
液氨 氨水 物质分类 纯净物(非电解质) 混合物 粒子种类 NH3 NH3、NH3·H2O、H2O,NH4+、OH―、极少量的H+ 性质 不具有碱性,有还原性 有碱的通性 ②与酸反应:
NH3+HCl=NH4Cl (产生白烟,可用于检验NH3)
NH3+HNO3=NH4NO3 (产生白烟)
2NH3+H2SO4=(NH4)2SO4 (吸收NH3的方法)
NH3+H2O+CO2=NH4HCO3
③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工业上生产硝酸的一个基础反应。
4NH3+5O24NO+6H2O
NH3中的氮元素的价态为-3价,因此NH3不仅能被催化氧化生成NO,在纯氧中燃烧能生成N2。在一定条件下,NH3还能被Cl2、CuO等氧化。
(4)用途:液氨易挥发,汽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因此液氨可以作制冷剂。
2.氨气的实验室制取:
(1)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反应装置:与O2的制备装置相似,是典型的固体与固体热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
(3)气体收集:向下排空气法。在试管口塞有一团湿的棉花其作用有两个:一是减小氨气与空气的对流,方便收集氨气;二是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
(4)气体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
(5)气体干燥:用碱石灰(NaOH与CaO的混合物)或生石灰在干燥管或U型管中干燥。
(6)其它方法:加热浓氨水、氧化钙与浓氨水反应等。
3.铵盐: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铵盐,所有的铵盐都是无色晶体,都能溶于水。受热均易发生分解,分解产物一般为NH3和相应的酸(或酸的分解产物)。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氯化铵固体在试管中加热 在试管上端内壁上有白色固体附着 受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时,两者又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铵 将碳酸氢铵固体在试管中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氢铵分解,生成了CO2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再滴加适量稀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 加热后试管中有气体产生,并可闻到刺激性的气味。同时还看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产生了氨气,常用作检验NH4+的存在 (1)铵盐受热分解:
NH4ClNH3↑+HCl↑
NH4HCO3NH3↑+CO2↑+H2O↑
(2)铵盐与碱反应:
NH4Cl+NaOHNaCl+NH3↑+H2O
(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温馨提示:铵盐与碱反应的实质是NH4+与OH―反应生成NH3·H2O,而NH3·H2O不稳定,在受热或浓溶液反应的情况下,就写成NH3和H2O的形式,而稀溶液反应就写成NH3·H2O的形式。
【当堂检测】
1. 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气微溶于水 B.氨水呈碱性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烟雾 D.在反应NH3+H+ =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
2. 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NH3·H2O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2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测)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2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练)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3课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测)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3课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练)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4课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教学设计)Word版[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4课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测)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4课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练)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5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测)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5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教学设计)Word版[高考必备].doc
- 北京市2016届高三历史下册一轮复习第06课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测)Word版含解析[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化学必修一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四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复习[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章末复习[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一章第一节卤族元素(第3课时)[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一章第一节核素和同位素(第4课时)[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一章第一节碱金属元素(第2课时)[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四章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1课时)[高考必备].doc
-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学案优化设计:第四章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2课时)[高考必备].doc
最近下载
- 北石顶驱dq70bsc操作手册.pdf VIP
- 公务员职业职业规划.pdf VIP
- 反对自由主义 课堂展示.ppt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沪教版上海七年级第一学期-沪教版上海2012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最感人的红色家书原文.doc VIP
- 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ppt VIP
- 2025年中华护理学会团标标准解读试题(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第9课 辛亥革命(互动型授课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新教材).pptx VIP
- 党政领导干部拟任县处级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小纸团的家》幼儿园社会活动PPT微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