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言文基础练习与答案 寇本义老师.docVIP

七年级下语文言文基础练习与答案 寇本义老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基础练习与答案 寇本义老师 《伤仲永》练习参考答案 一、给下边加粗字注音 1.邑.人__ yì___ 2.环谒.于邑人,__yè___ 3.不能称.前时之闻_chèn__ 4.泯.然__mǐn__ 5.日扳.仲永____pān_ 二、解释下边加粗字的意思 1.未尝识书具 尝:___曾经___;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就:__完成__ 3.父异焉 异___感到诧异___ ; 4.收族 收___团结___; 5.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__文采和道理___; 6.邑人奇之 邑__县、乡 7.宾客其父 宾客__像对待宾客一样__;或以钱币乞之 或_有的人_乞:求取 8.父利其然也 然_这样__;9.泯然众人矣泯然_ 消失_____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_牵、引___ 环谒: 四处拜访 三、填空 1.《伤仲永》的作者是 宋 朝代的著名 文学 家 王安石 。伤的意思是 哀伤、叹惜 ,本文说明的道理是 后天的教育对人的才能发展非常重要, 。 2.文中一个通假字是: 扳 通 攀 3.文中仲永的才能发展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是 童年阶段,才思敏捷,天赋极高;二是 少年阶段,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三是 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 四、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此非常惊奇,渐渐地有请他的父亲去作客,还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题诗。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邑于邑人,不使学。 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他的天赋,远远地超过了有才能的人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__他最终成为普通人,是他所受的后天教育不够________ 五、选择题 1.对本文的写作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A.夹叙夹议、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 B.寓事于理、先抑后扬、对比的手法 C.就事说理、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 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 B.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天才成长的必要条件。 C.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家庭环境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 D.本文针砭了当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社会弊病。 E.本文强调了知识、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天才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大有作为 六、对比《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文内容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课文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伤仲永 亲近的人对主人公学习的影响 方父对其子仲永是消极的影响,仲永则“泯然众人矣”。 孙权劝学 孙权对吕蒙是积极的促进的影响,吕蒙进步了。 《木兰诗》练习参考答案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①策勋十二转( A )转 A.级B.回 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 C )强 A.多 B.大 C.有余 ③愿为市鞍马( B )市 A.市场 B.买 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 A )愿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B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B.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C.意思是非常、十分。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

文档评论(0)

ymeioxian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