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析“也无人惜从教坠”中“坠”字在词中的作用。 【答】“坠”,坠落。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却“无人惜”。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的手法,暗语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柳絮化为了浮萍,用现在的科学观点来看,是不可能的。但诗人“惜”柳絮又不忍看到它凭空消逝的伤感却得到慰藉。何况柳絮坠落,化为浮萍也是当时的“公认”。“遗踪何在”一句写得极好,把诗人对春雨过后,柳絮消失后的心理情态尽写出来,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实属难得。 “春色三分”一句很是别出心裁。把光景分为若干份并不是苏东坡的创造。诗人写这首词之前,许多骚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类似的句子,如“天下三分明夜月,二分无赖是扬州。”、“三分春色两分愁,更一分风雨。”等都是经典名句。但是我们仔细玩味,推敲比较,却不难看出,上述名句都不如苏东坡的语意蕴藉、含蓄、巧妙。 结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结句运用了拟人、联想的表现手法。赋予杨花以生命,化无情之物,为有思之人;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这样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结合,借飘荡的杨花,抒写闺中少妇幽怨缠绵的惜春伤别之情。拟人新奇脱俗,想象大胆夸张,感情深挚饱满,笔墨酣畅淋漓,蕴意回味无穷,真是妙笔神功! 【对比赏析】 对于章词原作和苏轼和作的高低优劣,历来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章词写杨花曲尽妙处,故章词好;有人认为苏词另辟蹊径,故苏词好。你认为呢? 【答】(1)章词好。章词从各个方面来写杨花:开头写春末飘杨花,次写杨花飞到各处,飞到青林、深远、珠帘,粘上春衣、绣床,看到蜂儿、鱼儿和在楼头远望的女子。写得很细腻,就描绘杨花说,做到了曲尽其妙。 (2)苏词更好。①构思奇妙。苏词写杨花,也在写人,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的结合起来,栩栩如生的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情景交融,物我一体。②意境高。苏词不仅写了杨花的形和神,而且写景言情,借杨花之景,抒发了满腔的惜春之情,情景交融,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 【课后练兵】 阅读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词的开头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答】开头两句选取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断滴漏等意象,营造出萧疏幽冷的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2、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下阕主要采用了托物喻人(以物写人、借物抒情)的手法,借写“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自己被贬黄州时孤寂及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3、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简要分析。 【答】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4、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 ①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 ②本词用“缺月”“疏桐”“断漏”“寒枝”“冷洲”等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孤”“惊”“回”“恨”“寂寞”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 ③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燕儿忙筑巢,莺儿懒啼唱,繁花凋残,正暮春,大堤上柳花飘坠。柳花轻飞乱舞,点缀着树林,像是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深深的庭院,春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进入闺房,却又被阵风吹起。 兰帐中美人才睡醒,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绣床上被落絮铺满,结成无数香球,才滚圆却又破碎。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郎跨着金鞍游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本词是和作。 咏物拟人,缠绵多态。词中刻画了一个 思妇的形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随 风万里,寻郎去处,是写杨花,亦是写 思妇,可说是遗貌而得其神。而杨花飞 尽化作“离人泪”,更生动地写出她候人 不归所产生的幽怨。 能以杨花喻人,在对杨花的描写过程中, 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比章质夫的 闺怨词要高一层。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 . 次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