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 看云识天气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2.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类型、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品味本文准确而生动的说明语言。
4.激发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的非常细致。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有它的规律和特征。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知道它和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这个词语。
峰峦(luán):山峰和山峦。
zhào):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yíng):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yún):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bēng)塌:崩裂而倒塌。
mí)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shà)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变化无常:没有规律地出现新的状况。
2.作者简介
朱泳燚(yì),1940年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当代科普作家、教师,先后在教师进修学院、中等师范学校等多所学校任教,现为特级教师,发表了语文教学和语言研究方面的论文、文章200篇;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于1988年获得全国首届优秀教育图书评比一等奖。
3.文体知识
(1)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们知识:或说明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或阐述事理。
(2)说明文按类型分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4)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交流点拨】说明对象是云和天气的关系。
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大意。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这样划分体现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交流点拨】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
(二)深层探究
1.文中一共写了几种云和云上的光彩现象?
8种云: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4种光彩现象:晕、华、虹、霞
2.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是什么?3.请表1(第三段) 晴天云简表
云 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 度 厚 度 天气征兆 卷 云 像羽毛、像绫纱、
丝丝缕缕地飘浮着 最高 最薄 晴朗 卷积云 像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 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
傍晚消散 两千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扁球状,排列匀称 两千米左右 较薄 天晴
表2(第四、五段) 阴雨风雪云简表
云 名 变化过程 形 状 位 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 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 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表3(第六段) 云的光彩简表
光 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 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高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 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 虹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4.综上述表格思考
【交流点拨】(1)本文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是介绍科学知识的,为事理说明文。
四、板书设计
看 (1)云和天气的关系(总写)
云 云的形态
识 (2—6)云和天气的关系(分写) 逻辑顺序
天 云的光彩
气 (7)看云识天气的意义、方法和局限性(总写)
五、拓展延伸
1.课文讲的是“看云识天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试题.doc
- 临床免疫组化实用大全.doc
- 中英文施工资料安全控制safety.doc
- 二上成语接龙.doc
-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超级值,绝对赞).doc
- 企业设备事故管理规定(修订版).doc
- 伯林自由观批判(邓晓芒).doc
- 信息素养的提出与发展.doc
- 健身基础知识.doc
- 关于公司投资发展规划的思考.doc
- 专题02+时事热点(精讲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安徽专用).pptx
- 专题10+经济建设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pptx
- 专题02+西游记【名著概览】+-+2025年中考语文必读名著演练.pptx
- 专题七+认识国家(课件)-【省心备考】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pptx
-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资源.pptx
- 跨学科实践15:制作“龙骨水车”(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项目化课程案例.pptx
- 第13课_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选择题专项讲解——综合类(课件)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选择题练习.pptx
-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资源.pptx
- 7.3+感受澳大利亚(第二课时)-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晋教版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