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柳州市德育征文 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什么叫习惯?《现代汉语小词典》上这样解释:(1)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2)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靠人的主观意识去培养或靠他人带有强制性调教才能形成的。“习惯成自然”, 习惯一旦养成,它就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自然规律。比如说,我们每天按时起床后就刷牙、洗脸、吃早餐,然后按时去上班,这就是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甚至双休日也能按时起床,这就说明我们养成的习惯已经形成了自然规律,不易改变它。 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是根据我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规范》和《守则》)要求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按照《规范》和《守则》的要求去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达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学生其目的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如果学校不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培养,学校的良好风气便树立不起来,学校教学秩序也就很难正常开展,邪气就会抑制正气,校风校貌和学风学貌就会每况愈下,学校的声誉在社会上将会狼藉扫地,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便可想而知,老师也“无颜见江东父老” 。2009年柳州市德育征文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生中,特别是农村“普九”中小学生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培养,已迫在眉睫,而且任重道远。表现在: 一、家庭教育未能满足时代要求。现在学校中的中小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视自己的子女如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握在手里怕掉了,对子女疼爱有加,过分溺爱、迁就,对孩子言听计从,俯首称臣,丝毫不敢“得罪”孩子,生怕孩子负气离家出走,惹出麻烦,自找苦吃。这些孩子生活在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里,因为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庭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家庭成员人人围着自己转,自己说一,家人不敢说二,在家当“小皇帝”, 养成了任性、放肆、冷酷、无情等不良性格。尤其是那些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扔在家里给老人看管的“留守儿童”, 夫妻俩为了养家糊口,孩子年龄还小甚至还是幼儿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了,由老人在家看管孩子,每月寄回孩子伙食费。夫妻在外打工十年、八年是很正常的事。由于孩子从小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尽管有些家长不惜长途话费昂贵,经常打电话回家向老人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千叮万咛孩子要争气,好好读书,听老师的话,但毕竟鞭长莫及,这种“教育”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老人“管教”孙子孙女,以宠爱代替教育, 老人与小孩之间因“代沟”太深,双方很难沟通交 2009年柳州市德育征文 流,加上老人缺少教育方法,不理解现代孩子的心里特点,用老 眼光去看待现代的孩子,认为对孩子严加管教,就是平常对孩子要多唠叨多骂,或者是“该出手就出手”,而自己却不以身作则,用自身的榜样去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而许多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听老人的话,常在老人面前撒谎。为了骗钱上网吧,今天说学校统一购买学习资料,明天说看病交医药费,后天说饭票弄丢了再要伙食费等等,五花八门,似真似假,“理由”充足得很,使你难以分辨得清,总之,骗你没商量,钱没有了再打电话叫父母寄回来。 二、社会影响大于学校教育。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二大于五”。乍一看,还以为这位教育家是不是哪条神经 出了毛病,但认真听他分析他的话,觉得他说的还是蛮有道理的。他的观点是:一周时间内,学生在校五天,接受学校的教育,还比不上学生双休日在家,受社会的影响还大。毋容置疑,学生在学校,虽然老师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很难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各方面投入多,而收效甚微。而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哪怕是极短时间,也会被社会这个“大染缸” ,“染” 成各种各样的坏习惯。不信,我们以学生进网吧为例吧,一些营业性网吧,围着学校大开狮子口,网吧老板在“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的幌子背后,变换着招数,想方设法磁引着学生进入网吧,把学生作 2009年柳州市德育征文 为他们的赚钱对象。有的“好讲”老板还“照顾”学生,给予学 生“优惠”,玩电脑时间长的,价钱便宜一点。有的老板还替学生 想得挺周到的,给上网的学生免费吃夜宵,上网累了还安排有休息场所。这些学生在网吧里,可以毫无约束的上网,在虚拟的世界里尽情地畅遊,饿了有饭吃,困了有地方休息,何乐而不为呢?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学生“泡网”的习惯立马行成,而且如陷泥潭,越陷越深,迷途不返。在这个时候,他们对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无动于衷,完全不接受,在没有办法在父母那里弄到钱上网的情况下,就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社会影响使一个人养成坏的习惯很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却很难。 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大家都知道

文档评论(0)

KOtCDBGrk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