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VIP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中国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及规律。 中国史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中国 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包括史学的时代特点和史学自身的阶段性特点; 史学 各种有代表性的史学成果的特色及其社会影响; 史研 史学与社会的互动作用; 究范 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领域的关系; 围 史学家对历史认识(历史理论)的发展; 史学家对史学认识(史学理论)的发展; 史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先秦 秦汉) 1.史学的源头可追溯到古老的传说。 2.中国的史学萌芽于官府。春秋末期“学在官府”的传统被突破。 3.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官府历史记载:甲骨文(商)、金文(西周)。 甲骨文记载反映自武丁时期直至殷商灭亡王家的一些活动。 4.中国最早的官府历史典册:《尚书》、《诗经》、国史。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中国史学上出现了最早的国史。“春秋”是当时各国国史的统称。 5.孔子:《春秋》,中国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 《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历12公,凡242年,约18000字。 6.《左传》: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凡255年。 7.《国语》21卷,上起西周祭公谏穆王征犬戎事,下迄晋国智式之灭,凡四百余年。 《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晋国最多,郑国最少。 8.《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榖梁传》 《春秋外传》:《国语》 9.《战国策》:记战国时期各国说客辩士的策谋权变及政治、军事大事和各国关系,以记言为主。 10.《竹书纪年》:战国后期魏国编年体史书,现今所知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具有通史性质的著作。 11.司马迁:《史记》,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皇帝,下至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 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凡130篇。 12.班固:《汉书》,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纪传体朝代史,12纪、8表、10志、70传,凡100篇。 13.荀悦:《汉纪》,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编年体朝代史,凡30卷。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学的全面发展 (魏晋南北朝隋唐) 1.范晔:《后汉书》纪传;司马彪:《续汉书》志。 2.袁宏:《后汉纪》,上起更始元年(23),下迄建安二十五年(220)。 3.陈寿:《三国志》,上起东汉灵帝光和末年(184),下迄西晋灭吴(280)。裴松之注。 《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凡65卷。 浓厚神秘色彩和天命思想。 4.[梁]沈约:《宋书》100卷,上起东晋安帝义熙之初,下迄宋顺帝升明三年(479),宣扬天命、佛教、预言。 5.[梁]萧子显:《南齐书》60卷,浓厚唯心主义色彩。 6.[北齐]魏收:《魏书》131卷,“正史”中第一部以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为统治者的封建皇朝的朝代史。 7. 姚思廉撰:《梁书》56卷; 姚思廉撰:《陈书》36卷; 唐“五代史” 李百药撰:《北齐书》50卷; (纪、传) 令狐德棻,岑文本,崔仁师撰:《周书》50卷; 魏徵、颜师古、孔颖达撰:《隋书》55卷。 《隋书》十志(《五代史志》),10篇30卷。 8.《晋书》132卷,上起泰始元年(265),下迄元熙二年(420),凡156年。 9.李延寿:《南史》80卷,上起宋永初元年(420),下迄陈祯明三年(589),凡170年。 李延寿:《北史》100卷,上起魏登国元年(386),下迄隋义宁二年(618),凡233年。 10.[东晋]常璩:《华阳国志》。 11.[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贾氏谱学([东晋]贾弼之) 12.谱牒撰述之盛导致谱学的产生和发展,东晋南朝谱学:王氏谱学([梁]王僧儒) 13.[唐]刘知幾:《史通》20卷,中国史学上第一部有系统的史学批评著作。 14.[唐]杜佑:《通典》200卷,中国史学上第一部贯通的典章制度史,创立典制体,经邦致用为核心。 15.[唐]吴兢:《贞观政要》。 16.[唐]虞世南:《帝王略论》。 17.唐太宗:《帝范》。 第三章.中国古代史学的繁荣 (五代辽宋夏金元) 1.[后晋]刘昫撰:《旧唐书》200卷。 2.[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225卷。 3.[北宋]薛居正撰:《旧五代史》150卷,正史中首创《选举志》。 4.[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74卷。 5.[元]:《辽史》116卷,《金史》137卷,《宋史》496卷,“二十四史”

文档评论(0)

yx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