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主楼塔吊附墙方案 2
一、塔吊附墙概况 2
二、塔吊附着立面示意图: 3
三、附墙要求 4
四、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 4
五、塔式起重机附着式工作状态的安装与拆卸 11
5.1、工作状况 11
5.2、附着式塔起重机的安装 11
5.3、附着架 12
5.4、附着架子的安装与使用 12
主楼塔吊附墙方案
一、塔吊附墙概况
主楼总高度59米,塔吊安装总高度75米;本工程采用QTZ63自升塔吊起重机。该机这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其臂长为55米,最大起重量为6吨,额定起重力矩630KN.m最大起重力矩为780KN.m。由于结构条件和地形条件的限制, 4号楼塔吊布置在以南的位置,该塔吊的直接附墙距离为3.5米。采取穿墙栓连接座埋件。
根据说明QTZ63塔吊附着式的最大起升高度可达140米。附着式起重机的塔身可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或建筑物附近的旁的砼基础上,为了减小塔身计算长度以保持其设计起重能力,设有五套附着装置。第一附着装置距基础面33米(7层),第二附着装置距离第一附着装置是30米(14层),可允许现场根据楼层的高度做适当的调整。
塔机独立固定式工作,最大起升高度为40米。
二、塔吊附着立面示意图:
三、附墙要求
为满足B04#楼塔机对施工楼层的需要,根据塔机的出厂许用条件及建筑物楼层的实际情况现对于B04#塔机扶墙作如下布置:
第一道塔机扶墙高度+25.00m,第二道为+40m,第三道为+55m,顶层部位按三层设置一道。
墙面附着点中心距离 4200mm
采用穿墙螺栓连接座埋件
根据塔机使用说明书扶墙点以上悬臂最大高度不超过32.5米。
附着架是由四个撑杆和一套环梁等组成,安装时调节螺栓,调整撑杆长度,使塔身轴线垂直,用经纬仪检测,误差控制在H/1000以内。
附墙部位的墙板、梁钢筋的配筋,附墙件侧边各附加2根Φ14钢筋。
四、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
(一)、塔吊附墙内力计算,将对以下两种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
1、 塔机满载工作,起重臂顺塔身x-x轴或y-y轴,风向垂直于起重臂;
2、 塔机处于非工作状态,起重臂处于塔身对角线,风向由起重臂吹向平衡臂。
对于第一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承担吊臂制动和风力产生的扭矩和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对于第二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仅承受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以下分别对不同受力情况进行计算:
(二)、对第一种受力状态,附墙上口塔身段面内力为:
弯矩:M=164.83(T.m)
剪力:V=3.013(T)
扭矩:T=12(T.m),则:
1、当剪力沿x-x轴时,
由∑MB=0,得??
T+V*L1?-LB0’*N1=0
?????????即:??N1=(T+?V*L1)/?LB0’
?????????????????=(12+3.013*3.65)/5.932
?????????????????=3.88(T)
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反力为:
???RAY=?N1*sin52.3426=3.88*sin52.3426=2.84(T)
???RAx=?N1*cos52.3426=3.88*?cos52.3426=2.64(T)
由∑MC=0,得??
N3*LG0’+T+V*0.8=0
???????????即:N3=-(T+?V*0.8)/?L?G0’
??????????????????=-(12+3.013*0.8)/0.966
??????????????????=-14.92(T)
由∑M0’=0,得??N2*LC0’-(T+V*L6)=0
???????????即:N2?=(T+?V*L6)/?L?C?0’
??????????????????=(12+3.013*0.027)/0.98
??????????????????=12.33(T)
由力平衡公式∑Ni=0,得
RAY+RBY=0和-RAX-RBX?+V?=0,故
RBY=?-RAY?=-2.84(T)(负值表示力方向与图示相反,以下同)
RBX?=?-RAX?+V?=-2.64+12.33=9.48(T)
2、当剪力沿y-y轴时,
由∑MB=0,得??
T-(V*L4+LB0’*N1)=0
?????????即:?N1=(T-V*L4)/?LB0’
=(12-3.013*4.5)/5.932
=-0.263(T)
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反力为:
???RAY=?N1*sin52.3426=-0.263*sin52.3426=-0.171(T)
???RAx=?N1*cos52.3426=-0.263*?cos52.3426=-0.2(T)
由∑MC=0,得??
N3*L?C0’?+T+V*0.8=0
???????????即:N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绵阳市首届中医药知识竞赛题库.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金融衍生工具概述(ppt76页).pptx VIP
- 污水系统单机试车方案.doc VIP
- 城市规划原理PPT课件 第14章控制性详细规划(减少).pptx VIP
- 16J908-5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与安装(OCR).pdf VIP
- 二次复切微波膨胀梗丝在卷烟中的掺配均匀性研究.PDF VIP
- (高清版)B-T 42597-2023 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 陀螺仪.pdf VIP
- 公交安全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神经内科痴呆PPT教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