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新闻媒体的产生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新闻传播工具的演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原始社会:口 原始社会末期:文字 奴隶社会:口头、信号、文字 一口头新闻 优点:简便、广泛的群众性 缺点:保真性差、传递速度慢、覆盖面窄 二信号媒介 好处:迅速 问题:无法传递复杂的信息 1烽火 烽火台夜间举火,狼烟台白天燃烟,传递报告着敌军进犯的消息。 台上: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紧急,昼则燃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 明朝规定:“若见虏十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烽火台设置:五里一燧,十里一墩(烽火 台),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 靠火光传递信息,称为“烽”,白天预警则点 燃台上积存的薪草,以烟示急,称为“燧”。 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地诸侯必须马 上带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敌人。 万里长城第一墩 2敲锣报警 三书信新闻 包括军报、官书、民间书信往来。 中国的驿站比较发达。传送很快。 在唐代,明文规定了邮件传递速度,陆驿 每天70里,紧急公文一天400里。 到宋朝,紧急军书每天传递速度达500里。 宋代出现了“急递铺”。 三书信新闻 四印刷媒介 五其他传播方法 1露布 南北朝时,“后魏征战克捷,欲天下闻知,乃书帛建于漆之上,名为露布。” 2牌报、旗报 露布的一种转化形式。 3悬书、揭贴 悬书出现于战国时代的郑国。 悬书后来发展到“揭帖”,用毛笔写在纸上,贴在墙上,供过往行人观看。 古代社会新闻活动共同点 一古代社会始终没有停止过新闻活动,但没有产生过以收集和公开向社会发布新闻为职业的机构。 二古代社会的新闻活动规模小,新闻基本上是定向传播,以口头、书信为主要手段的新闻传播,基本山是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 那时新闻活动和情报活动很难区别开来。 三古代社会的新闻活动基本由统治阶级所垄断。 第二节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范围的市场规模开始形成。 14-16世纪 文艺复兴 呼唤民主、自由、平等 16世纪 宗教改革,影响资本主义世界深远的新教形成。 1566-1581年 尼德兰革命 1读者群 2大城市 3交通 4印刷、纸张工业的发展 5资本集中和广告的发展 第三节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大众传媒:报纸、广播、 电视合称新闻媒体,又 称大众传播媒介,简称 大众传媒。 一报纸的概念 16-18世纪,报纸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Gazzette是由Gazzetta派生出来的,这个词的意思是“小钱”:就是买一份报纸的钱。 发行办法 一是贴在公共场所,用绳子或栏杆围起来,凡走近阅读者须付一枚小铜元。 二是把手抄新闻张贴在屋内的墙上,进屋的阅读者同样收取一个铜元,这种房子称新闻房。 三抄写多份,沿街叫卖、兜售。 四是接受加工订货。 五是定期寄给订阅者。 第二阶段:新闻书的出现 最早的新闻书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发行。 1585年,奥地利人艾青氏印刷出版了新闻书,每年两册,每册系统地刊登了过去六个月内欧洲、近东各国的重大事件,其中以政治、军事内容为主,兼有商业行情。 新闻书已有刊名,只在市场上像其他书一样公开出售。 第三阶段:周刊、日报的兴起 1609年,德国奥格斯堡《德国观察周刊》. 1663年,德国莱比锡《莱比锡新闻》,最初为周刊,后改为日刊,世界上最早的日报。 1665年11月16日,英国的《牛津公报》问世。它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单页两面印 《牛津公报》全是新闻,没有评论。 以无线电波所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介。 第一阶段是本义上的无线电报 1899年,意大利人马可尼成功地将一份电报自英国英吉利海峡拍发至法国; 1901年,他完成了横跨大西洋的电报发射。他当时放出了一只巨大的风筝,在海上122米处为他充当天线。 第二阶段是赫兹能够传递人声 1906年圣诞节,范斯顿实验电台成功 第三阶段20年代初期,广播节目开始成规模 地传向接收器 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实验电台 广播了一条关于密执安州州长的新闻,这条新闻 被认为是最早的广播新闻。 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向匹兹堡的 KDKA电台颁发营业执照,11月2日晚上8点, KDKA电台开始播音,标志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 1923年初,美国记者奥斯顿在上海外滩开设 “中国无线电公司”,呼号为ECO,1月24日正式 播音,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 1928年8月1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开办的 “中央广播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