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弟子问仁.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层的“仁” 多层:理想之仁和现实之仁。 理想之仁:孔子将仁视为至高无上的理想,即“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我们称之为理想之仁; 现实之仁:孔子将一切通往其最高理想的行为、道德都可视为仁。在最高层次之下,“仁”多表现为一种具体的品行,它是为了实现理想之仁而对现实中具有仁性的各种品德的一种肯定。 仁的种种表现在本质上统一于——“爱人” 原 文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句中语气词,表示短暂停顿 句中语气词,用来引起下文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语气 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 *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仁”的学说,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他教育学生: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 孔子生平 原 文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疏通文意 词 语 博:广博,广泛。 施:施予 于:对,向 济:救济 其:恐怕,表推测 病:担心 立:使……站得住 达:使……行得通 近:就近 譬:比喻 译 文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对民众进行施予和救济,这人怎么样?可称得上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所谓仁德之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就要使别人也站得住;要想自己行得通,就要使别人也行得通。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喻,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思考:孔子是怎样评价子贡提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做法的?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实行仁德?请结合原文回答。 疏通文意 明确:孔子认为广泛地施予和救济不仅是仁德,甚至是圣德。意思是不损人利己,一般人能够做到;舍己为人,需要更高的精神追求。他认为,要实行仁,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自己要做出表率,先要自己站得住;先要自己行得通。另一方面,要能够用自身作比喻,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由自己的需要想到别人的需要,并给予充分的尊重,给予广泛的帮助和救济。 原 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疏通文意 词 语 克:克制,约束 复:恢复 为:是 归:归于 焉:句末语气助词 目:细则,条目 虽:虽然 敏:聪敏 事:做 译 文 颜渊请教“仁”的问题。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制,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人都归顺于仁了。要做到仁德,完全在于自己,哪能靠别人呢?”颜渊说:“请问实践仁的细则是怎样的。”孔子说:“不合礼的不要看,不合礼的不要听,不合礼的不要说,不合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但请让我也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原 文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疏通文意 词 语 如:如同,好像 承:承办 欲:愿意 施:施加 邦:诸侯国 家:卿大夫的封地 思考:孔子在对颜渊的回答中对仁作了怎样的阐释?对实施仁提出了什么看法?对克制自己提出了什么具体要求? 疏通文意 明确:1、孔子认为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 2、他认为,实行仁,要靠自己自觉,不能靠别人。 3、他认为,约束自己的具体原则是:不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事和物,一概不要看、听、说、做,即管好自己的嘴、眼、耳、手,从点滴做起。 译 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见到任何人都要像会见贵宾一样,使唤百姓都要好像承办重大祭祀一样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邦国做官无所怨恨;在卿大夫的封地里做官也无所怨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愿意照您的话去做。” 思考: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