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诊断要点: 伤后局部肿胀、疼痛、手腕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时,可见“餐叉样”畸形,向桡侧移位时,向桡侧移位时呈枪刺刀状畸形, 无移位或不完全骨折时,肿胀多不明显,仅觉得局部疼痛和压痛,可有环状压痛和纵轴压痛,腕和指运动不便,握力减弱,须注意与腕部组织扭伤鉴别。腕关节X线正侧位照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 四、整复方法:一牵、二抖、三尺偏 患者坐位,老年人则平卧为佳,肘部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整复骨折线未进入关节、骨折段完整的伸直型骨折时,一助手把住上臂,术者两拇指并列置于远端背侧,其他四指置于其腕部,扣紧大小鱼际肌,先顺势拔伸2-3分钟,待重叠移位完全纠正后,将远段旋前并利用牵引力,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 手法复位 一牵引 四、治疗 治疗原则:先整复桡骨头脱位,再整复骨折。 机理:当桡骨头复位后,支撑作用恢复,则尺骨骨折易于整复。 如尺骨为稳定骨折,或尺骨向背移位而抵着桡骨,使桡骨头难以复位,此时可先整复尺骨骨折,后整复桡骨头脱位。 步骤:整复桡骨头脱位后,应以拇指固定桡骨头,以防再脱,然后整复尺骨骨折。 屈曲型复位法 伸直型复位法 五、固定方法: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屈曲型选用伸肘位外固定,2周后改为屈肘固定2周。 伸直型选用屈曲位固定,4至5周。 手术适应症: 1、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成人可行桡骨小头切除术。 2、儿童切开复位时要行桡骨小头复位+环状韧带从建+尺骨内固定。 3、手法无法复位者行桡骨小头复位+环状韧带从建+尺骨内固定。 练功与药物治疗:(自学) 第十节 、 尺桡骨骨折 一、局部解剖 尺骨——上粗呈三棱柱形 正位:较直下细呈园柱形 桡骨——上细下粗大,呈三棱柱形正位:突向桡侧9.30生理弧度 侧位:突向背侧6.40生理弧度 骨间膜:中立位:紧张、稳定尺桡骨旋前后、不稳定、松驰 功能——旋转为主 正常的尺骨是前臂的轴心,通过上、下尺挠关节及骨间膜与桡骨相连。桡骨沿尺骨旋转,自旋后位至旋前位,回旋幅度可达150度。前臂肌肉较多,有屈肌群、伸肌群。旋前肌和旋后肌等。骨折后可出现重叠、成角、旋转及侧方移位,故整复较难。骨折——多发生在中1/3或下1/3 前臂中立位时,两骨干接近平行,骨干间隙最大,骨干中部距离最宽,骨间膜上下松紧一致,对桡尺骨起稳定作用;当旋前或旋后位时,骨干间隙缩小,骨间膜上下松紧不一致,而两骨间的稳定性消失。因此,在处理桡尺骨干双骨折时,为了保持前臂的旋转功能,应使骨间膜上下松紧一致,并预防骨间膜挛缩,故尽可能在骨折复位后将前臂固定在中立位。 二、病因病机 1、直接暴力——两骨折线在同一水平粉碎骨折或多段骨折,软组织损伤较严重,对位后不太稳定 二、病因病机 2、传达暴力——两骨折线一般不在同一水平(暴力——桡骨骨折——骨间膜——尺骨骨折)骨折线一般桡高尺低。横断、锯齿状短斜形软,组织损伤不严重。 儿童——青技骨折,向掌成角。 二、病因病机 3、旋转暴力: 在传导暴力的同时伴有骨折线方向一致,一螺旋形骨折。 诊断要点: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前臂功能丧失。完全骨折时多有成角畸形、骨擦音和异常活动,但儿童青枝骨折仅有成角畸形。 X线照片时应包括时关节和腕关节,除确定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外,还可确定有无桡尺上、下关节脱位。 整复方法 患者平卧,肩外展 90°,肘屈曲 90 °,中、下1/3骨折取前臂中立位,上1/3骨折取前臂旋后位,由两助手作拔伸牵引,矫正重叠、旋转及成角、畸形。桡尺骨干双骨折均为不稳定时,如骨折在上1/3,则先整复尺骨;如骨折在下1/3,则先整复桡骨;骨折在中段时,应根据两骨干骨折的相对稳定性来决定。 若斜形骨折或锯齿形骨折有背向侧方移位者,应用回旋手法进行复位。若桡尺骨骨折断端互相靠拢时,可用技捏分骨手法,术者用两手拇指和食、中、环三指分置骨折部的掌、背侧,用力将尺、挠骨间隙分到最大限度,使骨间膜恢复其紧张度,向中间靠拢的桡、尺骨断端向桡、尺侧各自分离。手法整复失败者,可切开整复内固定。 四、治疗 1、整复要点: a、牵引一屈肘90°,外展肩90 ° b、中1/3骨折——中立位牵引 手法复位 c、上1/3骨折:远端旋后位牵引 3、固定: ⑴小夹板+压垫 ⑵屈肘900中立位悬吊胸前 ⑶上1/3骨折可轻度旋后位悬吊 ⑷时间4~ 7周 药物治疗:按骨折三期辩证用药。 功能锻炼:主要是握拳及大小云手。 盖氏骨折临床可分为三型: 第一型:桡骨干下 1/3骨折(一般为青枝型),合并尺骨下端骨骺分离,皆为儿童。 第二型:桡骨干下 1/3横断、螺旋或斜形骨折,骨折移位较多,下桡尺关节明显脱位,多属传达暴力造成。此型最常见。 第三型:桡骨干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