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离骚(节选)屈原 学习目标: 1、了解屈原和楚辞的地位 2、诵读全诗 3、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关于屈原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 ,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全诗373句, 2490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作品,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还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离骚”释义 离骚,犹言牢骚。离骚者,牢骚之词也。 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 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愁思。结合注解自学课文,小组互助解决难点,教师重点讲解。 第一节 叙述自己的家世出身和名字美好的意义。 叙述世系和自己出生的年月日。 叙述名字的由来和名字的美好意义。 “朕皇考曰伯庸” 朕,我。“古者尊卑共之,至秦天子独以为称。” 皇考:已故的父亲。(妣:已故的母亲) “肇锡余以嘉名” 肇:开始。 锡:通“赐”嘉:美好 句式:状语后置句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离骚》(节选)?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 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 太岁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出现, 庚寅的那一天便是我的生辰。 先父看见了我有这样的生日, 他便替我取下了相应的美名。 替我取下的大名是叫着正则, 替我取下的别号是叫着灵均。? 3已经赋予我这么多的内在美德啊,又把美好的才能加给我。我披着香草江离和白芷啊,又连缀起秋兰作为佩戴的饰物。 4 5日月忽(快速)其不淹(停止,久留)兮,春与秋其代序(依次更替)。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指有才德作为的人)之迟暮(晚暮,指衰老)。 6不抚(持有,把握)壮而弃秽(污秽)兮,何不改乎此度(治国法度)也?乘骐骥(骏马)以驰骋兮,来(来吧)吾道(dǎo,通“导”)夫先路(前面的大道)也 ! 7昔三后(指禹、汤、文王。“后”,君王)之纯粹(美德)兮,固众芳(喻群贤)之所在。杂申椒(香木名)与菌桂(香木名)兮,岂唯纫夫蕙茝(“蕙” huì “茝” chǎi,香草名)? 8彼尧、舜之耿介(光明正大)兮,既遵道(遵循正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被(pī 穿衣而不系带,比喻放肆妄行)兮,夫唯捷径(快速,邪路)以窘步(寸步难行) 。 9惟夫党人(拉帮结派的小人)之偷乐(贪图个人享乐)兮,路幽昧(黑暗)以险(凶险)隘(狭隘)。岂余身之惮(怕)殃(灾祸)兮,恐皇舆(君王的车,这里指国家)之败绩。 10忽(匆忙)奔走以先后兮,及(赶上)前王之踵(zhǒng,脚后跟)武(足迹)。荃(quán 香草名,喻楚怀王)不察余之中情(内心)兮,反信谗(小人的谗言)而齌怒(jì,盛怒) 。 11余固(本来)知謇謇(jiǎnjiǎn 忠贞)之为患(招来祸害)兮,忍(忍受痛苦)而不能舍(舍弃忠言直谏)也。指九天以为正(通“证”)兮,夫唯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之故也! 12 初(当初)既与余成言(彼此约定的话)兮,后悔遁(反悔,变心)而有他(另外的)。余既不难(以······作为难事)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屡次,变化)。 阅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 余固知謇謇jiǎnjiǎn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深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 讨论: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观点:不赞同 理由: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二)、浪漫的手法1.“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比。2.全诗中各种比兴手法构成完整的系统,连缀成一个华美的深远的整体境界。我本来就知道正直敢言会招来祸害啊,可我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愿舍弃(忠谏)!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我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当初已经和我有彼此约定的话,后来反悔变心,而有另外的打算。我已经不把离开楚王看作难事,只是伤心楚王的屡次变化。课文第三部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