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40人 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时间 9月4日 实验目的 杠杆是否省力与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仪器器材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 实验过程 左边(阻力点)情况
右边(用力点)情况
用力情况
钩码数
(个)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钩码数
(个)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省力;2、费力;
3、不省力也不费力
1
1
1
1
不省力也不费力
1
2
1
2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1
2
1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2
2
2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1
1
2
省力
4
1
1
4
省力
4
2
2
4
省力
3
1
1
3
省力
3
2
2
3
省力
1
3
3
1
费力
2
3
3
2
费力
2
4
4
2
费力
1
4
2
2
费力
2
2
4
1
费力
实验结果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优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39人 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实验时间 9月8日 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杠杆类工具的的不同类型 仪器器材 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等。 实验过程 用铁片、开瓶器、镊子、剪刀、钳子、订书机、筷子分别做相应的工作。然后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 铁片省力、开瓶器省力、剪刀省力、钳子省力、订书机不省力也不费力、筷子费力。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优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40人 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时间 9月14日 实验目的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仪器器材 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实验过程 1、做定滑轮实验。
2、做动滑轮实验。 实验结果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变用力方向。用力的距离不变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良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39人 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研究斜面的作用 实验时间 9月22日 实验目的 斜面可以省力 仪器器材 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实验过程 用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的力与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进行对比,然后改变斜面的不同坡度继续进行试验,做好记录为结果的分析提供依据。
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提升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发现
1
2
3
4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4
5
6
8
斜面能够省力
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2.1
2.7
3.2
4.5
实验结果 斜面能够省力。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优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40人 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测试 实验时间 10月16日 实验目的 圆顶形它有承载压力大的特点 仪器器材 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实验过程 1、观察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壳,通过“看”“捏 ”发现乒乓球壳本身不厚,较软。
2、将三个对半剖开的乒乓球扣在桌面上,然后在上面放上一大摞书。
3、用手捏压乒乓球,感受圆顶形和球形承受力的特点。
4、用纸条弯成拱形,演示说明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个半圆形。
5、借助对圆顶形特点的理解,认识球形承受力的特点。 实验结果 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跟拱形有关: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优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六年级 学生人数 39人 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 制作高塔 实验时间 10月23日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框架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时它最不容易倒。 仪器器材 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 实验过程 1、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和水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