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利收购沃尔沃
反方:吉利收购沃氏虽然轰轰烈烈赚足了眼球,但是收购却是以庞大的借贷作为基础的一个企业,特别是汽车企业,赖以生存的隐性源泉是现金流(无论什么企业,现金流长期无法正常恢复,则不会坚持太长时间因为现金流断裂未能及时补上而导致倒闭的企业比比皆是,其中不乏世界名企),李书福魄力十足,虽然对自己的吉利有着比别人更清楚的认识但还是走出了这一步,从此将会生活在钢丝上一旦运作不成功,其本品牌吉利也将皮之不存毛安附焉对吉利品牌厚度是一个质的提升虽然仍然是国产车但是从品牌文化和科技含量上来讲已经可以和国内一线合资厂商媲美了且沃氏的安全性能和主被动安全技术(所有人都看重的第一要素)冠绝全球,对吉利品牌也是美誉度的增强李书福这招棋不可谓不高明,虽然在外界看来嘲讽和冷眼的态度居多但是闽浙商人确实有魄力即便最后以悲剧收场,但是人格魅力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理念也能让吉利赚足眼球,此行为也不乏让其股市上升和买车人增多的益事发生 如果把吉利比作一匹独创江湖的千里良驹,那么这次收购以后,沃尔沃就变成了套在这匹千里马上的一辆满负荷的大车,只是车上所装载的不是别的,而是可以随时可以供这匹千里良驹所享用的良草。如何在速度与质量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互动,将是决定这辆马车走多远的关键所在!降低了沃尔沃的品牌价值。
如何稳定沃尔沃现有团队?
反方:吉利收购沃氏虽然轰轰烈烈赚足了眼球,但是收购却是以庞大的借贷作为基础的。一个企业,特别是汽车企业,赖以生存的隐性源泉是现金流(无论什么企业,现金流长期无法正常恢复,则不会坚持太长时间。因为现金流断裂未能及时补上而导致倒闭的企业比比皆是,其中不乏世界名企),李书福魄力十足,虽然对自己的吉利有着比别人更清楚的认识。但还是走出了这一步,从此将会生活在钢丝上。一旦运作不成功,其本品牌吉利也将皮之不存毛安附焉。
我的观点:闽浙商人的务实之风才是民营车企应该学习的,从质量出发,主打拳头产品,逐渐累积品牌美誉度才是成长的必经过程。贪心不足蛇吞象,将会造成苦果。但是相信政府不会坐视不管的,最终背负巨额债务的还是老百姓失败案例:海尔美泰原因1缺乏公关策略2竞购价格过高3整合面临困难4牵涉政治因素在各种媒体的渲染下,海尔被描述成危险的外国掠夺者,渴望从美国买家手里抢走有价值的资产。1989年,宏基收购美国一家小型PC维修企业,结果给它带来2000万美元的损失。1997年,宏基收购美国德州仪器笔记本事业群,改名德基。以失败告终。
1998年,宏基准备收购德国西门子笔记本交易最终流产。
海尔集团兼并青岛红星,国美电器合并大中电器,黑天鹅联想并购IMB的PC部门吉利收购福特的沃尔沃粤海企业的重组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上汽收购荣威温州诚隆公司收购皮尔卡丹大中国区商标所有权
上汽收购罗孚南汽收购名爵(MG)北汽萨博吉利收购沃尔沃挑战人才关生产线、办公楼,甚至是品牌本身,这些都不是沃尔沃最有价值的核心资产,人员才是。沃尔沃在安全领域、新能源、智能交通等诸多领域,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如果不能留下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研发团队,那些实验室里的数据、材料,对吉利来说意义并不大。
对主要业务都仍局限于国内的吉利来说,如何确保沃尔沃经营团队的稳定,对于维持沃尔沃这样一个国际品牌,也同样异常重要。虽然现在国际上就业市场很不景气,但是对于那些身怀核心技术或专业优势的真正人才而言,从来都不用担心无处可就。这些研发、管理、财务、市场等方面的精英,才是沃尔沃真正有价值的财富,离开了这些人,沃尔沃就不过是一个空壳子的品牌,加上几条生产线和几座办公楼而已,怎么算都值不了18亿美元。从吉利方面的表态上看,保留生产线和工会组织意味着收购后将更多的会维持现状,中国建厂计划更类似于增加产能。不过从长远来看,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无疑可能会遇到上汽与双龙工会之间的矛盾,工会组织罢工要挟劳资和福利谈判之类在社会主义国家难以看到的危机将考验吉利管理层的应对能力。毕竟吉利控股的公会是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而沃尔沃的洋工会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挑战2 工会关即使吉利最终完成了收购,之后的劳资双方如果不能迅速建立互信,对于新沃尔沃的运营也将是一场灾难。如何处理好和工会的关系?
上汽在双龙的折戟,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和韩国双龙工会建立互信。随便和上汽的哪个人聊到双龙,他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韩国的工会太厉害了!何止韩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会都不好惹。直到现在,还有一种说法,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是被美国汽车联合工会给弄垮的。北汽收购萨博和欧宝最终都没有成功,工会的反对是重要原因之一。现在吉利和福特虽然签署了最终协议,但是这只是“资方”的协议,作为劳方的工会并没有表示支持,相反,从传闻吉利要收购沃尔沃开始,瑞典方面的工会组织始终持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