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不可触碰的五大失分雷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场作文不可触碰的五大失分雷区纵观近些年的高考作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高分作文皆相近,低分作文千万种。”所谓相近,即得高分的作文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书写规范等。而得低分的作文则有各自的致命失分点。那么,在高考作文中,有哪些失分雷区是考生比较容易触碰的呢?下面我们举例详细说明。概念的泛化2014年新课标卷Ⅰ高考作文试题的核心话题是“在比赛过程中该不该打破规则”。答案有两个:一是遵守规则,二是合作共赢。关于“合作共赢”这一立意,天星教育总裁杜志建曾说:“应是竞争双方或有竞争关系的对象间的合作共赢,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或团队内的团结协作。”此言甚是。来看下面的例子。因为拥有这样一种声音,我们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中看到了生命最勇敢的姿态。回首历史,当年曹孟德南征,准备彻底消灭刘备和孙权。孙刘二人若没有化敌为友,及时合作,怎会有赤壁之战的胜利?纵使周瑜的水军再强大,又怎能抵过兵力强盛的曹孟德?回首今朝,如不是比赛双方紧密合作,又怎么能顺利地走过独木桥?心怀合作之声,才能将努力与付出深植人生的土壤,孕育出一片浓郁的碧绿。(《有这样一种声音》2014年河南考生)文中所举事例虽然与合作有关,但却是泛化的合作。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的确能很好地证明“以合作求共赢”。但问题的关键是,当时孙刘双方根本就不是竞争关系。孙权据有江东,有自己的根据地,而刘备无寸土之地,被曹操追得四处逃窜,此时他还没有资格成为孙权的竞争对手,甚至连潜在的对手都算不上,可见考生习作中的“化敌为友”,则纯属无稽之谈。他们的合作,完全是因为现实生存的需要。面对一个超级强大的对手,相对弱小的一方只有和他人联合起来,才有逃脱厄运的可能。这样的合作,既是形势使然,更是理性的抉择。而且从议论阐释的角度看,从这个例子中能抽象概括出的问题应是“合作有什么重要性”或“怎样才能实现合作”,与开头所言的“我们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中看到了生命最勇敢的姿态”一点儿边也挨不上,论点与事例“油水分离”,一点也不严谨。大家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写作指向不明确2013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提出了“方”与“圆”的关系问题。“善”是“方圆”的根本,应该在对“善”有了具体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对“方”与“圆”的诠释与解析。看下面的例子。李白一生孤傲自赏,个性鲜明比陶渊明尤甚。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时期,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的梦从此完全破灭。纵观李白一生,官场失意是一种必然,就是因他那“难圆”的个性。(《人生难圆易成方》2013年湖北考生)这是个例证失败的样板。实际上,唐玄宗始终就没有想到过要让李白做卿相,在皇帝眼中,李白更适合做诗人(这可能更符合实际),适合做御用文人,适合写些“今天是个好日子”之类的太平歌词。李白根本就没做过实际意义上的官,若论“方”与“圆”,应该从作为个体的“人”的角度,谈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个性张扬,恃才傲物,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是李白的“方”,他把自己的尊严、感受、面子看得很重,容不得他人对自己的半点轻视与不尊重,他要以自己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感受与面子。设想一下,如果李白学会了“圆”,比如他学会了内敛不张扬,学会了说话给人留有余地,学会了温文尔雅,学会了宽容他人的无心之失……这还是李白吗?所以,“人生难圆易成方”可以说用在李白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对他而言,最好的选择是做一个逍遥自在客,而不是进入官场。以“人生难圆易成方”为中心写议论文,可以用李白的例子,意在强调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这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写作的指向性明确了,在叙述例子的时候就要有所斟酌,并能合理安排取舍与详略。《人生难圆易成方》对例子的处理,有些“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很多无关的内容都写进来了。比如李白的抱负,为实现抱负所做的经营,《别内赴征》的诗句等,大多与“方”“圆”没多大关系。这样的叙例太??唆、太随意,是典型的“掉书袋”,缺少具体的、有点睛作用的、恰到好处的分析。分析问题偏离关键点2013年新课标卷Ⅰ高考作文试题材料中提到了两类切割师:老切割师及弟子,其他切割师。其他切割师考虑到风险太大而放弃了机会,老切割师则凭着勇气获得了成功。这是鲜明的对比,老切割师的话则点明了材料的主旨。有个问题要特别提出来,即其他切割师的担心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