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乡土民俗洋溢“德香”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综合课程。丰富的乡土资源为品德课教学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让教学时空拓展成为了可能。在《民风名俗与我们的生活》(浙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教学中,笔者依托家乡――诸暨乡土民俗资源,尝试带领学生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一、盘点越乡小吃,激发爱乡热情诸暨,古越之乡,名闻天下的西施为当地文化的代名词。一道西施豆腐,足以让诸暨人回味无穷,更津津乐道。课前,笔者布置了“盘点越乡小吃”实践调查,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诸暨镇乡较多,每个地方的小吃各有特色。为了让学生能深入调查,又不会交叉重复,笔者与学生一起,将各乡镇进行分组,让各调查小组自主选择调查区域。同学们通过上网、访问亲友以及实地观察,开展了调查活动。课堂伊始,各小组呈现调查表。通过实践成果交流,学生不难发现,诸暨的许多小吃都与传统节日密切相关,且极具地方特色。孩子们梳理总结:春节或宴席肯定有西施豆腐,似乎是不成文的规定;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诸暨当地还要炸面花;清明节,则要做各种形状的清明果。而诸暨许多乡镇都有自己的招牌小吃,如次坞打面、马剑馒头、草塔羊骨肉等,这些小吃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成为当地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更有诸如清尿蛋之类的特殊小吃,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学生在上网搜寻过程中,发现许多新鲜的小吃名称,如米筛爬、芝麻垒进团、木莲豆腐等,随着麦当劳、肯德基及各种甜品店、西餐店的“入侵”,它们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些隐藏在历史中的家乡特色小吃,让孩子们直呼嘴馋。通过“盘点越乡小吃”,学生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美味,更体验到生动的风土人情,初步感受到家乡丰富的传统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师趁热打铁,布置了课外活动――“我做家乡小吃”。孩子们热情高涨,一致同意选择西施豆腐进行制作体验,并推选生活小能手在班队课上带领大家展开活动。这一活动还延伸至家庭,学生在长辈的指导下,为家庭餐桌奉上自己烹制的西施豆腐,并写下活动感受与大家分享。这样的实践活动基于儿童的兴趣,将品德课堂延伸至儿童的日常生活,不仅有效拓展了品德课堂的学习时空,更深化了儿童对乡土民俗文化的感悟。二、诵读诸暨童谣,感受方言魅力趁着孩子们的热情,老师出示越乡小吃――藤?},并用方言(诸暨话)进行介绍。同学们听着熟悉的家乡话,不时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方言,正是民俗文化中不可磨灭的元素。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如今的孩子已经讲不好,甚至不会讲家乡话。教师准备了诸暨童谣《晒谷场赶叼(鸟)》,在课堂上领着孩子们诵读,感受方言的魅力,回味地方传统文化韵味。请请客,磨磨麦,小叼(鸟)吃小麦,大叼(鸟)吃大麦,花花叼?}荞麦,走路客人向额赶赶掉,哦唏,哦唏,哦唏――吧。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诵读,在方言独特的韵味中,老一辈的生活场景呈现在孩子眼前。朴实而生动的生活场景感染了孩子们,今昔对比,生活的巨大变迁让孩子们心生感慨,更体会到传统民俗记录着祖祖辈辈的生活,更凝聚着先人的精神财富。小小的童谣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民俗的好奇和热情。课后,教师与语文老师合作,鼓励同学们回家后请教长辈,开展搜集诸暨童谣实践活动,并在品德课或语文课上展示成果。孩子们收获颇多:一箩麦,二箩麦,噼噼啪,打荞麦。传(捡)来头,背锄头,一背背到天缺头,着了钩脚头,传(捡)得个芋艿头,陀得(拿到)屋里头,放得灶梁头,氽得镬里头,吃得肚里头,哎呦哎呦,喊得三夜头。……通过搜集诸暨童谣,孩子们接触并了解到更多的诸暨传统民风民俗。教师则从旁指导,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引领学生诵读、学习诸暨童谣。童谣朗朗上口,蕴含着朴素的道理,展现着诸暨朴实的民俗民风,带给师生无尽的美的感受。三、寻访台门踪影,体验邻里温情在孩子们诵读童谣后,教师开始用视频呈现诸暨缤纷的传统民居,并将画面定格于江南第一民居――诸暨斯宅千柱屋。这是诸暨当地一处著名的民俗建筑,许多孩子都曾去参观,并听过许多故事,有一定了解。但当老师说到,类似千柱屋的台门民居曾是诸暨当地的主要建筑形式时,学生产生了疑惑。显然,随着历史的变迁,台门民居在改建中逐渐消失,学生们很难看到完整的建筑形式,自然产生了疑问。基于此,教师倡议孩子们结合本课学习,开展一场“寻访台门踪影”的实践活动。教师与班主任协商,并寻求到家长的支持。学生以村为单位分组,每组选出组长,每组至少安排一名家长随行,利用周末进行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访问了解、上网查资料、实地察看、拍照写作等方式深入了解台门民居,收获颇丰(见下表)。“寻找台门踪影”实践表调查组名称:古影组 组长 成员台门所在地 陈宅镇陈宅村 陈宅镇陈宅村 陈宅镇陈宅村台门名称 小二房 老厅 当铺台门(又称八字台门)建筑特色 面积不大,是小小的四合院,大约能住九户人家。 楼梯都是木头做的,窗户很小,木头做的,有些窗户是石头雕的,有花纹。 口子形房子,每排每列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支气管镜操作相关大出血预防与处理进展.ppt VIP
-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项目九 档案编研.pptx VIP
- Walkera华科尔无人机FCS-F8使用指南_CN_V1.2_2020.10.12(金属壳版).pdf
- DB13T 5387-2021 水库库容曲线修测及特征值复核修正技术导则.pdf VIP
- 英文写作手册中翻译.doc VIP
- 2025北森全部题库【汇总】.pdf
- DB33T 1243-2021 有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浙江省地方标准.pdf VIP
- 《农业与资源环境》课件 .ppt VIP
- 兴业证券-机器学习系列八-MEGA~GRU,如何结合股票的时序、截面和关联信息.pdf VIP
- 2025年质量强国建设纲要.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