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与消费.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牟宗三 简介:   牟宗三 (1909年—1995年),字离中,山东栖霞县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牟宗三于1927年人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哲学系。1933年毕业后,曾先后在华西大学、中夺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教,以讲授逻辑学和西方哲学为主。1949年去台湾,任教于台北师范大学、台湾东海大学,讲授逻辑、中国哲学等课程。1958年与唐君毅、徐复观、张君励联名发表现代新儒家的纲领性文章《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0年去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主讲中国哲学、康德哲学等。1974年退休后,专任新亚研究所教授。1976年又应台湾“教育部”客座教授之聘,讲学于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等处。1995年4月病逝于台北。 学术范围   逻辑学   康德哲学   宋明理学   魏晋玄学   佛学 学术思想:   牟宗三为新儒家代表人物,认为现代新儒学的任务为“道统之肯定,即肯定道德宗教之价值,护住孔孟所开辟之人生宇宙之本源。”他独力翻译康德的三大批判,融合康德哲学与孔孟陆王的心学,以中国哲学与康德哲学互相诠解。   牟宗三的思想受熊十力的影响很大,他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熊十力的哲学思想。自言其为学经历三个阶段:三十至四十年代为第一阶段,主要从事逻辑学、知识论和康德知性哲学研究;五十年代为第二阶段,研究重心转移至中国历史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六十年代为第三阶段,又转而从头疏解中国传统的儒、佛、道三家之学,而尤重于宋明理学的研究。这以后,牟宗三较多地着力于哲学理论方面的专研,谋求儒家哲学与康德哲学的融通,并力图重建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学”。   牟宗三把历史上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儒家中则又判定孔、孟、陆、正为“正脉”,认为儒学就是“身心性命”之华,而其他则都是所谓的“绕开去”、“歧出”。他对宋明理学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并一反传统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区分,提出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胡宏、朱熹、陆九渊、王守仁、刘宗周是宋明理学中的九个代表人物,把陆象山与王阳明归为一系,胡宏与刘宗周归为一系,合北宋的周敦颐、张载、程颢而为“宋明儒学之大宗”,其论学以《中庸》、《易传》、《论语》、《孟子》为主;至于程颐和朱熹则是所谓的“别子”和“继别子为宗”,其论学以《中庸》、《易传》与《大学》合。 ????   牟宗三认为,历史上的中国文化是有道统而无学统和政统,内圣强而外王弱。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面临西方文化的严峻挑战。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的问题,牟宗三提出了“开出”说即儒家的“内圣之学”而开出“新外王”、由“道统”开出“政统”和“学统”。具体的方法就是通过“良知”的自我“坎陷”,以坎陷出“知性主体”和“政治主体”,也就是从“道德主体”转出“民主”与“科学”。 著作概览: 《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 《逻辑典范》 《认识心之批判》:译作 《理则学》 《道德的理想主义》 《历史哲学》 《中国哲学的特质》 《名家与荀子》 《生命的学问》 《五十自述》 《时代与感受》 《中国文化的省察》 《心体与性体》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才性与玄理》 《佛性与般若》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 《现象与物自身》 《圆善论》 《名理论》 《历史哲学》 《政道与治道》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纯粹理性之批判”》:译作 《康德“判断力之批判”》:译作 《中国哲学十九讲》 《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 《人文讲习录》? ? 方竞 ? 经济史2006.2 ? ? 摘要:明清时期的徽州盐商,在流通领域赚取了巨额的商业利润。但在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商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不得不在政府超经济干预的环境下,把利润的绝大部分都用于封建性的畸形消费。 关键词:徽商/消费形态/历史命运 ? 明清时期的徽商,尤其是徽州盐商,在流通领域纵横捭阖,赚取了巨额的商业利润。据史料记载,徽商在明后期已出现拥有百万巨资的大贾[1];到清乾隆年间,增殖至“以千万计”[2]。但遗憾的是,徽商赚得的巨额利润很少向产业资本转化,绝大部分都用于封建性的畸形消费。本文归纳了以下5个方面徽州盐商的消费形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传统社会商人的历史命运。 ? 1 官场消费——特殊的“投资行为” ? 徽商尤其是徽州盐商,之所以能够垄断两淮盐业,靠的就是官府的庇护。因此,将利用特权攫取的高额利润的一部分用来消费在进一步密切与官府的关系上,徽州盐商是慷慨不吝的。 自明中叶以来,许多徽商都采取主动“输献”的办法,巴结官府。据《明神宗实录》卷361记载:万历二十九年(1602)七月,两淮税监鲁保“进银内库”,其中“税银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