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书传家 代有才俊吴硕贤,1947年5月生,漳州诏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1981年和1984年分获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诏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风炽盛,不仅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书画名家,在科学界也有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那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我国建筑界与声学界第 一位博士。吴硕贤出生于文人世家,他的祖父吴梦丹、叔公吴梦沂均是前清贡生,藏书丰富,学识渊博,擅长书法。他的父亲吴秋山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令人称奇的是吴硕贤的女儿吴燕8岁就会说四国语言,现为广州暨南大学文学院教师、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文人家庭的诗意生活吴秋山(1907-1984)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教授。他的诗词、书法闻名遐迩。他4岁时进私塾受启蒙教育,研摩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 东坡等诸大家的楷书、篆籀和行草。9岁就博览群书,能韵语,写旧诗。1923年中学毕业,入厦门集美师范,毕业后又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1933 年于复旦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这一时期,吴秋山活跃于当时的上海文坛,出版了诗集《枫叶集》、《秋山草》,散文集《茶墅小品》等,作 品曾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及续编。1937年8月13日,日寇入侵上海,吴秋山回到福建,与郁达夫等人从事抗日救国宣传工作。1938年4月,出版抗战诗集《游击者之夜歌》。他回福建后,先后在福建师范、福建音专、福建协和大学、海疆学校等任教。解放后,又先后在漳州师专、福建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84年在漳州病逝,享年77 岁。在吴硕贤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追求诗意生活的人。上世纪50年代,吴硕贤一家在平和县生活,居住在小溪城郊庙坑村的一座小宅院里。那是一进两间泥墙瓦顶的平房,有个长方形的院子,院门对着远处蜿蜒起伏的马鞍峰,门口有棵龙眼树。吴秋山为它取名“半野轩” ,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曰:“园栽龙眼树,门对马鞍峰。”尽管小宅院很是简陋,吴秋山却把它布置得古色古香。案几上布置着文房四宝、花瓶茶具,四壁悬挂 名人赠送的书画条幅,其中有郭沫若先生书写的条幅《咏屈原》、郁达夫先生书写的七绝、弘一法师写的偈等等。吴硕贤的母亲林得熙出生于福州诗书之家,长期在中学教语文,也精通词章翰墨之学。吴秋山热爱民族音乐,买了许多乐器,如七弦琴、阮、板胡、三弦、琵琶、筝等等。他还为每件乐器都题了雅号,亲自书写,并让人镂刻在乐器上,例如“落玉盘”“桐雨吟”“兰谷风”等等。平和县城许多音乐爱好者常到“半野轩”切磋技艺。吴秋山还喜欢喝茶,写过论茶之专著《功夫茶考》。吴家藏书丰富,吴硕贤自小就喜欢随意翻阅,获益良多。回忆童年生活,吴硕贤感慨道:“我学的是建筑学,使我有机会接触许多富丽堂皇的建筑物,但是相比起来,我对‘半野轩’的情更深,意更真,爱更笃,念更切。”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相遇我国科学界的泰斗钱学森,不仅是科学大师,在音乐、绘画、摄影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他曾说过:“学会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很有帮助的。”这一真理,在吴硕贤身上再一次得到了验证。受家学熏陶,吴硕贤自幼学习诗词格律及书法,养成吟诵诗词的习惯,小时候的志向是当诗人、作家。直到初三那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走,陈毅号召全国青年向科学进军,他才转而专攻数学、物理。虽然把毕生献给了科学研究,但至今,诗词创作与书法仍是他的第一业余爱好。吴硕贤说:“自然科学与文学是相通的,在一首诗中,我曾用‘理纬文经织锦成’来概括我的治学体会,即把治学当作编织锦缎,以理科知识为纬线,以文科学养为经线,理与文两不偏废,交叉编织,相互融会,从而达到文理双美的目的。之所以能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上做出一点贡献,我想与从小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是分不开的。”1965年,吴硕贤以福建理科状元,同时也是全国最高分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但只上了8个月的课,“文革”就开始了,吴硕贤的学业被迫终止,开始了串联、大批判等运动。1970年,吴硕贤被分配到西安铁路局工地劳动,后任施工技术科科员。在这段时间里,他一边实践一边自学,几乎自学了全部建筑结构课程。1978年,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在那个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年代,吴硕贤考上了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再次回到清华的怀抱,并于 1984年成为中国建筑学的首位博士。吴硕贤长期从事建筑与环境声学研究,不仅是我国交通噪声预报及城市防噪规划研究的开拓者,还在室内声学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完成了六十多座观演与体育等建筑的音质设计。他认为,青少年时期的音乐兴趣培养对他的学术研究大有帮助。在漳州一中读书时,他从音乐老师魏德亨那儿学会了拉手风琴、弹钢琴。他的同学张松山说:“读高二的时候,吴硕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高中英语一轮话题复习(教师版):主题一人与自我 语境3 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饮食与健康.docx VIP
- R-2000ic操作说明书文档.pdf VIP
- 安全管理软件:Genetec二次开发_(4).GenetecAPI使用指南.docx VIP
- 三会一课党建.ppt VIP
- YD∕T 4172-2022 切片分组网络(SPN)设备技术要求.pdf
- DB43T2052-2021 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应用技术规范.docx VIP
- 如何做好新能源项目现场施工管理.pptx VIP
- 普通话吟诵教程-徐健顺224页PPT.ppt VIP
- 小学二年级上册《健康成长》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pdf VIP
- 低GI食物全攻略.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