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我认知 导言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本章旨在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是自我认知,为什么要进行自我认知,怎样进行自我认知。搞清个人特质与潜能、职业兴趣与价值观。并且要理清自我认知与职业的关系,明确自我认知的途径,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 S1:自我认知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 1.理解什么是统一和谐的整体自我概念,懂得自我认知的意义; 2.以己为例分析心理因素对形成自我的影响; 3.找出自己无效或错误的职业想法和观念。 S1-1何谓自我认知 1. 什么是自我认知: 对自我的认识或意识包括自我知觉、自我印象、自我判断、自我归因、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对看待自己的方式的反思)等 S1-2自我概念的定义 自我概念的定义:自我概念是个人的自我认识,即一种基本的图式,由有组织的关于自身信念和态度的集合构成。 自我概念(或自我意识):个体或群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和认同。 S1-2 :Self与ego(1) Self 指个人的反身意识(=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或自我意识( Self-consciousness) 罗杰斯:重要的是自身概念,而不是真实自我(real Self)。在自我概念的两个组成部分中,主我(I)比客我(me)更重要。 S1-2: Self与ego(2) ego是Freud精神分析之核心概念,它是人的个性中从本我(id)中分化出来,指导个人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那部分个性。ego超越快乐原则,而遵循现实原则。ego是个人与现实之间的协调者。 ego包含一定的反身意识,但ego不仅有个人本我需要的作用,还能意识环境要求, S1-2 : Self与ego(3) 协调本我与超我(superego)之间的关系。 此外ego还直接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联系,当它不能同时协调本我与超我的相互冲突的要求时,它会启用各种自我防御机制来解除自我的压力,使机体免遭伤害。 自我功能的发挥常常是无意识的。 ego:Freud土豆模型 S1-2个人自我与社会自我 个人自我:由(以认知图式的形式组织的)自我信念和自我知觉组成。 社会自我:以种族、国籍和宗教等因素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和集体认同(或社会认同)。 S1-4 自我的特性:可塑性 萨特: 人不是自己创造的东西之外的任何 东西 人必须自己亲自创造本质和价值 一切知识的获取都是自我的扩大 S1-4自我的特性:可塑性 福柯:自我并不是事先给定的,而是由我们 每个人用一天一天的生活创造出来的。不能否 认,我们的生活和自我正是我们自己做出的一 系列选择的结果。 S1-4自我的特性:初始效应 2 O世纪6 0年代初,美国著名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在两次计算气象仿真的数据时,因为第二次输入的数据差了0.0001 27,竟然意外得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因而提交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德州引起龙卷风?》,将系统中因为初期条件的细微差距引起的巨大变化,称为“蝴蝶效应”。 S1-4自我的特性:初始效应 “蝴蝶效应”。它是指一件事情因为初期微小的差异,就会造成后续的连锁反应,呈现始料未及的惊人结果。 自我的形成和发展存在“蝴蝶效应”吗? 人生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太多的选择则意味着走向困惑。 S1-4自我的特性:复杂性 自然人、生物人、生理人 社会人、群体人、组织人 文化人 、语言/符号人、宗教人 S1-4自我的特性:符号性/符号互动论1 1、G.H.米德的“自我”是符号互动论的 核心。自我是正在行动的有机体,而不 单是接受刺激并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被动 的容器”。布鲁默:“米德看来,自我远 远多于‘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分的内化’。它 更主要地是一个社会过程,即自我互动 的过程。” S1-4自我的特性:符号性/符号互动论2 米德认为,个人作用于其所处的环境,人 们创造出他们赖以生活的对象。自我乃 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 布鲁默在刺激→反应(S→R)之间 加进“解释”(interpretation)一词 S1-4自我的特性:符号性/符号互动论3 即刺激→解释 → 反应。用符号表示即 为:S→I → R 比较S→I → R与S→O → R (S→I → R)说明: S1-4自我的特性:符号性/符号互动论4 A行动,B觉察到A行动并试图确定其意 义,即确定A的意图。B根据他已经附 加于A的行动之上的意义或解释来做出 反应。同样A也根据在场的反应中所理 解的意义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职场气质提术(张芊依)中华讲师网.ppt
- 职来职往V非你莫属.ppt
- 联东U谷联中移动智慧园.docx
- 职称继续教.docx
- 职称申报材要求.doc
- 联合麦斯国集团最新简介.doc
- 联想专业序能力体系介绍.ppt
- 联想专业序能力发展与评估.ppt
- 联想公司与BM重大并购案例分析.ppt
- 联合破碎样电气控制系统的改造.doc
- 2025-2030中国液体化工运输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潜力评估报告.docx
- 2025-2030母婴用品市场消费洞察分析及电商渠道与私募股权投资研究报告.docx
- 抗生素治疗中的疫苗安全护理指南.pptx
- 写人作文我的大眼爸爸400字15篇.docx
- 艺术培训行业品牌化发展中的新兴市场机遇与2025年布局报告.docx
- 银行集中授权培训课件.pptx
- 2025-2030中国液体化工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wifi音响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商业咖啡酿造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XX年森林碳汇出入口景观林建设工程评标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