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连串的短语使文章的节奏相当紧凑,像波涛一样,一浪接一浪,对生命与力量的赞美,由此特征,倾泻而出欲止不能。基于这个特点本次课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品味铿锵语句,传达的勃发的生命激情,品味音乐西性的复叠,咏叹出的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习排比、叠句手法,理解其作用;
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体会本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
学习朗读课文,学习排比手法及作用;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难点:
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听《黄土高坡》,谈这块土地给你怎样的感受?
导入新课刘成章,中共党员。1937年生于祖籍延安市。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曾任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任、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读初中时(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诗歌,写过歌词和剧本,歌词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活跃于文坛,出版过七种散文集子,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五篇散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7篇散文作品入选14种版本的大中专院校和中学语文课本。 他的散文多以黄土高原为题材。?ng杂?
戛jiá然 烧灼zhuó 大彻大悟wù ?
2、解释:
茂腾腾: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发的样子。
后生:年轻人。
忘情:忘记了其它的一切情感,专心投入某一活动。
流苏:穗状饰物。
晦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冗杂:繁杂。
烧灼:热情激荡。
淋漓:形容痛快。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四、诵读
1、放录音,听读全文。学生自由朗读。
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用文中词语或短句)
如: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等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后评价。一学生领读全文,感受文中融入的情感,
并简要概括。
明确:歌颂生命的力量、生命的朴实与宣泄
3、反复朗读感受文中的力量与生命的宣泄、朴实,舞姿的劲美。
五、分析文章结构:
1、理请结构
说明: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止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学生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1——4)安静的腰鼓。这是静态的人物造型描写,这是饱含力量的静,是对后行动描写的铺垫和衬托。
(5——27)激昂的腰鼓。这是描写安塞腰鼓的整个演奏过程,鼓声愈来愈激烈,舞蹈越来越激昂,生活与乐舞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茫茫的一片”。
(28——30)寂静的腰鼓。这是鼓声停止后的感受,极动极静之后,一声不甚清晰遥远而渺茫的鸡啼,显得余音悠悠。
2、学生熟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场面。
明确:“宏伟的腰鼓”这部分集中写了四个场景:由“面到点”依次写了“宏伟的场面”、“雄壮的响声”、“击鼓的后生”、“奇丽的舞姿”。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注意:用重音来表现力量,用连贯的语气去读排比句,
要求语音轻重能表现出抑扬顿挫。
六、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1、文章是怎样写表演前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①从背景写:是一片高粱地,咝溜溜的南风。
??? ??②从人物写:是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朴实得像高粱。
?? ???③从神情写: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在沉稳而安静的气氛中,生命在积蓄激情,等待爆发。
2、“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3、“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七、小结:
这群陕北的汉子们,他们在积蓄激情和力量,等待敲响身旁的腰鼓,请同学们回去想像一下,敲响后的场景是如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