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教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美国社会问题 社会底层的反抗——暴动?工会? 美国各家庭实际收入在1947-1973和1979-2009年间增长幅度对比 四、美国社会问题 种族问题 美国黑人、拉丁裔和白人贫困家庭占各自家庭总数的比例 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典范:美国 三、美国当代经济:美国经济金融化 四、美国社会问题 五、美国模式的普遍性 金融化是普遍现象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澳大利亚 10.74 6.44 4.31 6.88 芬兰 12.36 5.69 5.52 7.81 德国 14.39 9.86 8.01 9.6 日本 9.64 7.37 8.58 7.49 韩国 5.67 6.89 7.23 墨西哥 18.88 荷兰 7.45 10.22 12.39 英国 12.81 10.42 13.06 13.95 美国 9.12 8.59 9.83 8.57 部分OECD国家非金融公司利润份额 金融化是普遍现象 以上国家食利性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澳大利亚 8.48 8.69 14.73 15.12 芬兰 7.66 7.63 9.09 12.63 德国 13.93 14.12 16.02 16.75 日本 11.32 13.34 15.46 13.04 韩国 7.01 10.26 15.07 墨西哥 32.77 荷兰 14.50 20.10 25.19 英国 6.78 11.48 18.76 24.50 美国 16.93 24.02 37.45 35.24 五、美国模式的普遍性 中国? 作为美国的骄傲,三大汽车公司是美国实体经济的代表。 * 解释两个概念。 * 解释两个概念。 * 这是外部条件。 * 2、非金融公司的金融市场操作 美国产业公司金融化的表现 金融市场功能: 发行公司债券是一种成本低廉的融资方式,而股市一方面代表了公司的形象。 金融市场共生关系: 股票价格不断上涨,表现为公司的账面资产价格不断增长,这反过来又增加了公司在债券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和降低它的融资成本,而市场融资又能用来回购股票进一步抬高股价,这样形成一个扩大债券融资,提升股票价格的良性循环。 2、非金融公司的金融市场操作 美国产业公司金融化的表现 3、产业公司生产对金融活动的依赖 以GE为例: 1、公司分为两部分:实业公司和金融服务公司; 2、GE金融的设备(飞机、卡车等)租赁业务,使用GE实业的飞机引擎和其它产品,租赁给其它公司,并提供贷款。 ——一方面增加GE实业销售;另一方面GE金融获得租金和利息收入; ——此利息收入并不源自自有资本,可以预期租赁收入为抵押发行债券,用社会资本获取息差。 3、80年代-2004年,GE金融利润增长率22%,GE实业6%。 美国产业公司金融化的表现 图 大型产业公司的商业模式 3、产业公司生产对金融活动的依赖 美国产业公司金融化的表现 信用中介功能 大公司的廉价融资,部分为消费者和小公司提供贷款,充当了信用中介的功能,至少获取银行一般利润率。 问题:美国产业公司还是“产业”公司吗? 美国产业公司还是“产业”公司吗? 结论1:美国产业公司半数资产是金融资产。 问题:美国产业公司还是“产业”公司吗? 结论2:美国产业公司近半数收入来源于金融市场。 美国产业公司还是“产业”公司吗? 问题:美国产业公司还是“产业”公司吗? 在过去的三十年,代表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产业公司已严重金融化,它们与其说是产业公司,不如说是“经营着实体经济的金融集团”。 金融危机中产业公司纷纷破产,其机制也主要不是市场过剩引起的企业破产,也不是市场竞争导致的企业衰落,而是资不抵债导致的金融性破产。 美国产业公司还是“产业”公司吗? 三、美国当代经济:美国经济金融化 美国经济金融化 政府主导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产业公司的金融化 美国家庭陷入债务 银行业向金融服务公司转变 劳动者阶层地位变化 2013-4-16 劳动者工资停滞,家庭收入增长缓慢 劳动小时数增加。1560小时(德国)、1656小时(法国)、1731小时(英国)、挪威人每年只工作1399小时(周均27小时) 女性参加社会工作。1967年1/3—现在,1/2. 劳动者阶层地位变化 2013-4-16 社会福利私有化改革和福利削减 1930年代到1968年 大危机时期,罗斯福,《联邦紧急救济法》 1935年,《社会保障法》 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 1964年约翰逊总统提出“伟大社会”计划:《经济机会法》、《食品券法》、《医疗照顾法》、《高等教育法》、住房和城市发展法、住房法案等上百项社会福利法案 福利私有化改革: 监督者?利益主体? 劳动者阶层地位变化 2013-4-16 成本上升,三座大山 住房: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