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单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第24讲 辛亥革命
【迁移1】下列有关“三民主义”的评价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西方民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B.明确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C.既区别于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又区别于维新派的改良主义
D.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 B
【迁移2】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答案 D
【迁移3】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答案 C
史料文本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
信息解读
孙中山的这段话联系欧美各国的历史发展状况,阐述了中国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进行社会革命的必要性。“欧美强矣,其民实困”产生的原因是欧美各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资本家独占生产资料。“政治革命”的含 义是指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指要解决中国的贫富分化问题,措施是“平均地权”。“政治革命”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在于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也说明孙中山开始关注农民问题。这段材料主要阐述的是他的民生主义思想。
史料应用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答案 C
大题预测
(2008·秦皇岛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的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材料二
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紫金山麓,坐北朝南,建筑宏伟。其祭堂的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中山陵每年吸引观光游客达500万人次。
大总统誓词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1949年4月)
请回答: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主体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提示:从数字和时间上去分析。)
(2)据材料二,分析中山陵成为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提示:从孙中山的历史功绩上思考。)
(3)材料三中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提示:从“百万雄师过大江”一句上分析。)
(4)上述材料反映了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命运。试结合阶级属性对形成上述历史命运的原因作一探究性评价。(提示:三个不同时期指满清、民国、新中国。从阶级性上分析其原因。)
答案 (1)《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回归。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们深切怀念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中山陵位于紫金山麓,建筑宏伟,属优质旅游资源。
(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意义: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4)提示:清朝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一、选择题
1.(2008·全国Ⅱ)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 )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整合练习: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旧人教版).doc
- 201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整合练习:实验化学(旧人教版).doc
- 201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整合练习: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旧人教版).doc
- 201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整合练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旧人教版).doc
- 201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整合练习: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实验操作(旧人教版).doc
- 2010届湖南省高三数学新课程客观题训练新人教版.doc
- 201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整合练习:化学与STS(旧人教版).doc
- 201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整合练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旧人教版).doc
- 201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整合练习: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旧人教版).doc
- 201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整合练习:氧化还原反应(旧人教版).doc
- 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4: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ppt
- 201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历史精品资料--第十二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精美WORD版).doc
- 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6: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ppt
- 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5: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外交及祖国统一大业.ppt
- 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3: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ppt
- 201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历史精品资料--第七单元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精美WORD版).doc
- 201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历史精品资料--第十单元 国共的十年对峙(精美WORD版).doc
- 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7: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测试.ppt
- 2010届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8: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ppt
- 201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历史精品资料--第十一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精美WORD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