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5辽宁高考文综地理分类教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文综地理试题汇编 第Ⅰ卷单项选择 地球地图 (2009)南极中山站(,)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正式开站。根据此完成3-5题。 3.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5时25分B.6时25分C.12时25分 D.13时25分 4.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B.1020千米C.1220千米D.1420千米 5.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A.年降雪量较大B. 气压较高C.年太阳辐射较强 D.年均风力较小 (2011)读图1,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米B.55米C.60米D.65米 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米 B.40米 C.65米 D.90米 (2012)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0-11题 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11.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D.410米 大气 (2010)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 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 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8.樟树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11题。 9.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10.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11.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2015)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沙尘暴,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完成4-5题。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D. 19时-20时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 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河流域流域流域 7.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改旱田种植农作物梯田 圣劳伦斯河(图3a)是一条著名“冰冻之河”。图3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9—11题。9.蒙特利尔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1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11.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加深河道? 绿化河堤? 分段拦冰? 拓宽河道A.? B. C.D. 地质地貌 (2011)读图,据此完成9~11题 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 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B. 该段河道冬季结冰 C. 铁路沿箭头指向拉萨延伸D. 箭头指示北方 10.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 坡B. 河流C. 沟D. 原地 11.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 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 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 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 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人口 (2010)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

文档评论(0)

treyhbg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