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南丰二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形式:开卷 试题共二大题15小题 卷面分数:50分 )
命题人:朱 群审题人:历史组
题号 一 13 14 15 总分 得分得分 评卷人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小题,满分50分。历史与政治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考生可携带教材和其它资料进入考场。考试时,考生应独立思考和答题,不得相互讨论和借阅资料。(3)答案中,凡涉及历史人名、地名和专用名词,出现错别字的,该得分点均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每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把下列各题选择的序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下的方格里)
1.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中写道:“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久,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中国)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这里所指的两次战争分别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A.北伐战争时期(1924~1926)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
C.八年抗战时期(1937~1945)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3.李明同学在整理相关知识时,有一处连接不当,它是( )
A.争取和平——赴渝谈判
B.战略防御——转战陕北
C.战略反攻——挺进中原
D.战略决战——解放南京
4.如果要在年代尺中标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正确的标注方法是( )
5.2009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坦桑尼亚演讲时说,“同非洲人民永做好兄弟、好伙伴”,这是胡锦涛对于中非关系的评述。中非友谊历史悠久,毛泽东当年也曾深情的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这一历史事件是指
A.1945年,中、苏、美、英等50多个国家通过了《联合国宪章》
B.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表达了亚非人民要求独立的共同愿望
C.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中国加入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贸组织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 多年。”请推算出应该在空白处填上的数字是( )
A.三千七百B.两千八百
C.一千八百D.一千七百
7.谜面是:“她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她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火炬在那里点燃。”谜底是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埃及 D.古印度8、李明同学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归入一个学习专题,下列所拟专题名称比较合适的是
A.砸毁专制主义的锁链B.扫除资本主义的障碍
C.击碎殖民主义的镣铐D.开辟社会主义的道路
9、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10.将知识整理归类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宪章运动”和“五月流血周”这两件史实可归入下列哪一专题( )
A.资产阶级革命B.国际工人运动
C.民族解放运动D.帝国主义战争
11.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尝试”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D.农业集体化运动
13.(8分)201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九(1)班同学围绕“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选取了以下素材,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英国经济状况表
中国 1820 3.8亿 手工生产、牛耕 第一 英国 1820 2100万 机器生产 第四 材料二 ——英国人马戛尔尼
材料三 ——马克思
(1)据材料一,说说中英两国在经济上(或生产方式上)的差异。(2分)(2)有人说:“鸦片战争实质上是先进制度与落后制度的对抗”。请问: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2分)(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2分)(4)“灾难引发思考,思考引发进步”。试结合中华民族历经一系列灾难后奋发图强的某一事例说明材料三所示论断的正确性。(2分)
2010年南丰二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答题卡 注 意 事 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客观题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答题区域修改禁用涂改液和不干胶条。
4.正确的填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