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防患于未然绪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故知新 案例分析 七年级学生胡某被楼上跌落的花盆砸伤,治疗用去医药费一千多元。经调查,此花盆是吴某放在阳台上被风吹落的。胡某找到吴某要求赔偿其医药费,但吴某认为此事与他无关,是花盆自己跌落的,胡某被砸伤纯属倒霉。胡某只好向法院起诉。法院查明了事实,责令吴某赔偿胡某医药费,并承担案件的诉讼费。 17岁的中学生王某经常逃学,与一帮社会闲杂人员在一起偷盗、打架,曾被行政拘留两次。但他不以为然,后又潜入邻居家,偷走了一部手提电脑,以1000元的价格卖掉。之后,他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人民法院判处两年有期徒刑。 王某偷窃电脑的行为是什么行为?请说明理由。 检查自己的言行在哪些方面亮起了红灯? (1)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2)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3)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 归类 危害程度 法律责任 违反的法律 分类 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法 行政制裁 较轻 一般违法行为 民法 民事责任 刑法 刑事处罚 严重 犯罪 1、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是( ) 2、在电影院大声喧哗是( )违法 行为 3、欠债不还是( )违法行为 4、持刀抢劫是( )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行政 民事 刑事 请你当法官 (1)吴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还是行政违法行为? (2)吴某的行为社会危害性较轻,为什么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害,有些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及时给予处罚,还可能发展为犯罪。因此一般违法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答:王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因为: 第一,王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第二,王某的行为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第三,王某的行为受到了刑罚处罚。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防 患 于 未 然 思考 认清犯罪危害 阅读第95页“小迪的故事”并思考: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些什么危害? 对他人的危害: 损害他人财物、导致他人经济损失,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全。 对自己的危害: 失去自由,自毁前程。 对家庭的危害: 影响家庭正常生活,甚至家破人亡。 对社会的危害: 影响社会安定,败坏社会风气。 犯罪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对自己、他人、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要在心灵深处憎恶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人以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起初还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不但不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名同伙竞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陈某作为好学生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讨论: 违纪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加强自我防范 请用一句话说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违纪 一般违法 犯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犯罪往往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从违法行为到犯罪的轨迹。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思考: 1、制定本法的目的是什么? 2、这部法律有何作用? 1.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留级也无所谓; 2.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 3.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 4.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 5.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看笑话; 青少年违法犯罪十大征兆 自我观察 6.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 8.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从谦虚变成傲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