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师 ---普金 * * * * * 许爱花08造型1班 一 普金简介: 奥古斯都·威尔比·诺斯摩尔·普金(Augustus Welby Northmore Pugin 1812年3月1日-1852年9月14日),19世纪英格兰建筑师、设计师、设计理论家,英国议会大厦重建时,哥德风格的内饰设计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二 对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英国19世纪早期手工艺运动存在着两个灵魂性人物,他们就是亨利·科尔(1808-1882)和A. W.普金(1812-1852)。以这两位人物为早期手工艺运动发展阶段的代表,通过考察他们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和思想轨迹及其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有助于了解英国早期手工艺运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 一是19世纪早期英国手工艺运动先驱者的理论与实践。作为英国19世纪早期影响最为深刻的建筑师和设计者之一,A. W.普金以个人的理论实践探索出的道路颇具特色。 普金倡导的一系列设计理念,诸如“哥特建筑风格复兴”、“美观性与实用性相统一”,以及他个人对中世纪时代的强烈偏好,都对后来手工艺运动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启发作用,为该运动的形成奠定了必要的思想基础,所以他又被誉为手工艺运动的先驱者。建筑师J.D.希丁对A. W.普金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没有普金(设计绣帷,织物,金属,木材,染色玻璃,壁炉装饰等等)我们就不可能有莫里斯,伯吉斯,韦伯,波德莱尔,罗塞蒂,伯恩·琼斯以及克雷恩。”普金先驱地位的奠定与他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也有着紧密的联系。19世纪早期,社会的发展轨迹已经将英国领到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而普金恰恰身处这个十字路口:“一条道路通向当代的工业设计,另一条道路则通向我们今天所知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接点上,普金不仅创建了自己的设计理念,打破了19世纪早期的设计模式,并且在当时商业气息日益浓厚的社会氛围中,以自己的实践努力提升了设计者的个人地位,以至于当时很多著名公司都争相宣称自己的产品设计出自于普金之手。在当时社会设计理念和风格混乱纷杂的状态下,普金的个人实践不仅被证明是成功的,而且是颇具影响力的。 1835年,普金在其著作《对比》中就表达了他倡导的“哥特风格复兴”观点。在这部著作中,普金不仅对19世纪品位衰退的现象提出批评,同时也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导致这种衰退产生的工业化社会体制。具体到书中,普金通过比较一个1440年的天主教城镇与400年后,也就是他所处年代该镇的状况,可以看出进入19世纪工业化社会之后,以建筑领域为代表的不容乐观的社会状况:19世纪的城镇里,中世纪残留下来的教堂仅仅成为一座跻身于钢铁厂和烟雾包围之中的避难所。在普金看来,兴盛于前工业时代英格兰的哥特式建筑,尤以教堂为代表,因为自身浓厚的宗教因素而具有不可抗拒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再来比较自己同时代的建筑,普金感受到的只是冷冰冰的内在和毫无特色的所谓“经典”外表。后者现代化的钢铁结构与中世纪哥特建筑所代表的“石头交响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者这种本质性的改变实质上反映的是19世纪的工业英国与中世纪时代的传统英国在社会体制、形态等方面发生的巨变,而后者不论是建筑样式还是社会形态都是普金所向往和推崇的。在他看来,中世纪时期的天主教英国是一个连最下层的阶级都会受到庇佑和赐福的所在。 之所以选择哥特教堂作为中世纪建筑复兴的范本,是因为普金认为哥特式是最真实的天主教建筑风格,最具有代表性。哥特式建筑最初兴起于11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2至16世纪在英国本土流行。在神学占据统治地位的中世纪,哥特教堂建筑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为教会神权服务的同时,也是柏拉图的独断论思维模式的继承:神——现实——艺术。为了达到教化和感染教众的目的,哥特教堂在建筑设计上采用飞拱、穹隆等技术,营造出一种高耸上升的“天国”感觉,从而使得人们身处其中能够对宗教产生由衷的崇拜与敬畏。所以,与其认为哥特式教堂只是单纯地代表一种建筑模式,毋宁说蕴含在这种模式内部的宗教教化目的才是其精髓所在。这种在建筑史上流行数百年的风格所蕴含的精神象征意义正是普金在个人的设计实践中所极力追求的。 同时,普金在其“哥特复兴”理念中除了寻求宗教道德力量,将其作为改变当时社会状况的一剂良方之外,还进一步将哥特建筑风格中“自然”、“真实”等相关理念延伸到装饰领域。当时英国国内的设计标准呈现出纷杂混乱的状况,其中一股崇尚繁缛矫饰的风气尤为盛行,一些繁复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装饰品、花纹图案经常出现在19世纪前期维多利亚式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因此,普金在他的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