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制造2025中职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VIP

中国制造2025中职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制造2025中职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 要] 中国制造业起步较晚,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的职业教育是伴随着共和国工业化进程发展起来的,且发展不均衡。目前存在的专业界限过于明显、重显性技能轻隐性技能、办学形态相对封闭等问题,不利于复合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生产方式的变革。为了适应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就是要适时创新培养人才的模式,采用“互联网+职业教育”服务平台,适应“机器换人”培养复合人才,打破专业界限、启动“专业+”模式,及时调整服务面向,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技能支撑。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B   被誉为工业4.0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世界各工业强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美国的工业4.0是以信息产业为主的工业互联网;英国的工业4.0为制造2050规划;日本的工业4.0是智能化机器人计划;德国的工业4.0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加互联网;中国的工业4.0是中国制造2025以互联网加制造业的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用35年的时间,由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大体上分为三步走:到2025年,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到2035年,制造业整体上达到世界强国阵营中的中等水平;到2049年,也就是共和国百年华诞,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前列。   有人说工业4.0是最后一次工业革命,谁占领了工业4.0的发展制高点,谁将获得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导权。笔者就中国制造2025时代中职教育如何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做以浅述。   一、中国中职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职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进程而发展的。自1897年德国形成了历史悠久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来,世界各工业强国职业教育方兴未艾,蓬勃发展,促进了工业科技的进步,创造了历次工业革命辉煌。中国的职业教育同样是伴随着共和国工业化进程发展起来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下,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其间,在不同行业的援建项目有763个;科研中心97个;实验基地11个,在制造行业中苏东国家援建项目就有206个,并每个项目中的职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子项。各受援项目必备技工院校一所,似乎在当时成为定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制造业人才,这些人才撑起了共和国制造业的脊梁。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大跃进”产生的负面影响,国民经济陷入了“小冰河”时期,工农业退步和调整,职业教育也进入了休整时期。   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再现生机。国家在西南西北两地投入2052.68亿元人民币,新建了制造企业1100个,投入知识分子、优秀技工、农民和解放军官兵400万人。同时,新建企业必备技工院校或半工半读高中一所,各工业重镇兴建半工半读高中,其比例是普通高中的1/2。仅哈尔滨半工半读学校就有10所,这样,中国的职业教育涵盖高职教育、中职教育(中专、技校、半工半读学校)门类齐全的职教体系基本形成,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   1966年至1976年这十年期间,中国刚刚形成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口号下破碎了。由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末期至70年代初期人口高峰居高不下,形成适龄青少年就学高锋,无奈之下,把半工半读中学改成普通高中;把厂办技工院校改为子弟中学。中等教育形成一“普”独大的局面,严重地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拉大了中国职业教育与先进工业国职业教育的距离。   改革开放后,中等教育结构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中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全国建立和恢复了14206所中职院校;其中中专学校3789所;职业高中5652所;技工院校2882所;成人中专1883所。整合了职业教育集团927个。其中为制造业提供人才的职业教育集团约占职业教育集团总数40%。这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   近十年来,中国的职业教育虽然有了“量”的发展,却没有出现“质”的飞跃,处于尴尬的“鸡胁”状态。不论选择高职还是中职教育的年青人,往往是普教独木桥上被挤下来的,当作无奈选择进入职业院校;另外,从政府的职业资格认证,到企业方的就业接收,还有社会对蓝领工人的认可程度等等,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评价都是不理想的。   二、中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职业教育本身是一个不断由市场信号去引导变化的领域,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然不是几年的类似大学或高中教育可以完成的。人们希望有一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这个平台获得必要的技能进入劳动力市场,但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谁能预测哪个专业是“万岁”专业?所以职业教育就是要适时创新,并提供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技术技能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