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村馍馍城里飘香
前有清华大学生卖猪肉,现有张掖回乡大学生做馍馍。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广大农村,通过“蒸、烤、炸”做成的馍馍再普遍不过,成为人们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在城镇街巷,大大小小的传统手工馍馍店更是随处可见。可出人意料的是,就是这个看似普通的行当成就了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南丰乡黑山村村民武继德的创业致富路。
今年35岁的武继德是土生土长的民乐人。中专毕业后,武继德就开始在兰州打拼,先后干过贩运、营销等工作。2005年后,他又在兰州开了三家超市,完成了人生的原始积累。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武继德听到民乐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鼓励创业的消息,立即选择回乡创业。
说到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回乡创业,武继德说到:“每次从兰州回到自己的家乡,就觉得心里不是个滋味。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村里面就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了,一片萧条。大家都说建设新农村,但人都走了,谁来建设啊?”如何在黑山这个小山村里干出一番成绩来,这让他陷入沉思。
南丰乡土质肥沃,资源丰富,特别是盛产的青稞面、菜籽油等更是远近闻名。“门槛低,好准入,风险也低。就西北人的饮食习惯,馍馍是必不可少的口粮,这就保证了市场需求。在城市,虽然西式甜点遍地开花,但按照中式饮食习惯,无论是从健康还是价格来说,传统馍馍都更占优势。”武继德分析道。武继德立足这些优势,在先期的考察调研下,他计划依靠家乡的特色原材料,发展馍馍加工。
创业之初,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土地和资金。他在村干部的帮助下,积极奔走于土地管理部门和农户家中,经过多次协调,租赁了本村30余亩地,算是有了发展的“根据地”。土地问题解决了,但是资金短缺问题又摆在了他眼前。对于一些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来说,市场瞬息万变,商机稍纵即逝,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窘境却常常让机会变成过眼云烟。他细细一盘算,除了打工开超市挣来的80万元积蓄外,还差将近20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他一方面向银行申请贷款,一方面又向亲戚朋友借钱。在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筹足了先期建设资金,请来技术规划人员,进行厂房设计。同时他赴外地考察,引进了生产设备,盖起了10余间标准厂房,招聘本村及邻村30名熟悉面点制作的留守妇女,建起了1条生产线。2013年5月,民乐县陇上乡村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丰乡黑山村挂牌成立,武继德带着他的致富梦想,开始了初期创业。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他利用在兰州电力公司工作几年积累起来的管理经验,对员工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各种形式的培训。新招聘员工上班前夕,他从外地聘请食品专家对员工从制作原理到独立操作进行系列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正式上岗,不合格者重新培训,再次考核不合格,取消聘用资格。就这样,陇上乡村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步入生产阶段。
当初的生产品种并不多,市场也不广,产品有了,销售又是问题。对刚刚生产出来的主导产品――花卷和烧盒子,他采取各种各样的渠道进行宣传和销售。他组织销售人员到市、县社区和集贸市场让过往人们免费品尝,品尝后,请他们提出中肯意见,回厂后对意见进行归纳总结,而后请食品厂技术人员进行改进,使口感更加符合大众口味;他还带领部分技术人员和员工到外地学习面点制作方法,了解同类产品之间的差距,查找不足,逐渐完善。在他不懈的努力下,该公司生产的第一批产品一上市就好评如潮,远近的群众,甚至是居住在县城的人都闻讯购买,各样的订单纷纷而来。2013年年底,他又根据市场调研的情况,在春节等假日期间推出千层饼、油果子、小点心等系列产品,既丰富了产品的品类,又增加了市场容量,尽而提高了生产效益。
通过不断的尝试创新,目前陇上乡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乡村里的馍馍”系列产品共有烘烤类、油炸类、蒸煮类23种,由于是纯天然的原料生产,加上手工操作,使其有了浓厚的乡土风味,很快打开了市场。但武继德并不满足于只生产馍馍,他经过深入考察,依靠民乐县的沙棘种植基地和祁连山冰雪融水,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开发了沙棘饮料、桶装饮用水,这些产品一上市,就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目前已远销兰州、陕西、青海等地。
“我们始终坚持,不为增加口感而使用任何添加剂。”这是武继德陇上乡村馍馍的产品承诺,也是其生产车间门口最醒目的广告牌。走进公司大院,等待晒干的香豆子晾满半个院子,不时散发出浓郁的清香味,西北的农家妇女都知道这是做馍馍最佳的调味品。“不论是蒸花卷还是烙饼子,香豆子的用量最大,所以我们都是自己晾晒,以保证品质。”武继德介绍说。
进入工作间有着严格的程序:穿白大褂,佩戴一次性医用帽子、口罩,用消毒水洗手等,每一道程序都缺一不可。嗅着热馍馍的香味,在工作台可以看到十几名工人娴熟地忙碌着:揉面,抹油,卷香豆,一层一层,繁杂而有序。为了让馍馍嚼起来筋道,面粉原料全部采自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