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美国科学家巴特勒和卢森堡科学家霍夫曼的获奖理由是因为其在“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活性作用方面的发现”,而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则是因为他在“树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而得奖。 今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奖金将分为两半,因在“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活性作用方面”取得成就的美国科学家巴特勒和卢森堡科学家霍夫曼将平分500万瑞典克朗,剩下一半奖金将由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获得。 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去年授予了“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这个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得主是弗雷德里克?班廷,1923年得奖时只有32岁的。最老的得主则是佩顿?劳斯,1966年获奖时已经87岁。 布鲁斯?巴特勒1957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美国免疫学家和遗传学者。他目前是加州拉霍亚斯克利普斯研究所遗传学学系主任。 朱尔斯?霍夫曼1941年生于卢森堡埃希特纳赫,1969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从1993年-2005年期间,他出任斯特拉斯堡的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下属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学院负责人。他还在多个法国和国际科学委员会中任职。 拉尔夫?斯坦曼生于1943年,是一位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免疫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他在1973年提出了树突状细胞的概念,其时他在赞威尔-A-科恩的实验室做博士后。他因对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获得一系列奖项,他还是美国医学会和美国国家科学院会员。 2011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10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他创立了体外受精技术,因此又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医学统计显示,世界上约有10%的夫妇有生育问题,而体外受精技术可以帮助其中绝大多数夫妇实现有自己后代的梦想。至今,全球已有400多万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其中许多人以自然受精方式生育了后代。 2010 Nobel prize 2009 Nobel prize 2009年,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的,同时还能受到保护不至于发生降解。 2008 Nobel prize 2008年,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豪森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这种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成就则是发现了艾滋病病毒(HIV)。 2007 Nobel prize 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他们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深入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并提供相关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成为可能。 2006 Nobel prize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2005 Nobel prize 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2004 Nobel prize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10 Nobel prize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周周练(附答案).pdf VIP
- 水利工程软件:MIKE二次开发_(4).MIKE11模块介绍.docx VIP
- UL1557标准中文版-2018半导体UL中文版标准.docx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pdf VIP
- 7-中国石化动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制〔2022〕14 号).pdf VIP
- 富平县林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定稿2.docx
-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pptx VIP
- 领导干部政治理论考试100题及答案.doc VIP
- 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1-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课件.ppt VIP
- 慢性心力衰竭及药物治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