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心血管CT诊断新进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心胸组
目录
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节段分析法---------------------------------(3)
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5)
64层螺旋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及与超声心动图和手术对照--------------------------------------------(10)
MSCTA及三维重建在先天性主动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13)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CT诊断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24)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28)
缩窄性心包炎的MSCT诊断----------------------(31)
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及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CT诊断al situs)
区分左、右心房的形态学标志是心耳。左心耳呈管(或指)状、细长,右心耳呈锥状(或三角形)、短粗。根据形态学上左、右心耳的位置排列关系,心房位可分为下列三类四型: (1)心房正位(atrial situs solitus),右、左心耳分别位于右、左侧;(2)心房转位(atrial situs inversus),两者侧转,即右、左心耳分别位于左、右侧,即正位的镜面像; (3)心房不定位(atrial situs ambiguous),两心耳均呈右或左心耳形态,又称对称位(isomerism),故两个亚型是右和左心耳对称位(right and left isomerism)。
由于心脏和胸、腹腔脏器胚胎发育的内在联系,上述心房位和肝、脾、胃之间的关系可助定位。正位,肝在右侧、胃(脾)在左侧,属正常位置关系;心房转位,肝和胃(脾)的位置倒转呈正常的镜面像;心房不定位,肝多居中,称水平肝,但亦可位于右侧或左侧,胃多居中或偏右、偏左。如为心房右对称位,通常脾脏缺如,为无脾症(asplenia);如为心房左对称位,通常脾脏分成两块或多块,为多脾症(polysplenia),可位于左侧或分布在两侧。心房右对称位、无脾症约90%合并心内畸形,且多为紫绀属的复杂畸形;心房左对称位、多脾症约75%合并心内畸形,以体、肺静脉及其连接异常更为常见。
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相对位置关系:心房正位,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分别位于脊柱的左和右侧,属正常位置关系;心房转位,两者位置倒转,呈镜面像;心房不定位,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均位于脊柱左侧或偏左,一般下腔静脉居前,腹主动脉在后,亦可左右并列,多属右对称位。左对称位,常伴有下腔静脉离断或缺如,通过奇静脉-半奇静脉向上腔静脉供血。腹主动脉则通常位于奇-半奇静脉前方。
左、右主支气管、肺动脉形态和相对位置关系:心房正位,右主支气管短(自气管下端至上叶支气管开口间的长度)位于右侧,左侧长位于左侧,右∶左长度约1∶2。右肺下动脉位于上叶支气管下方,左肺动脉则位于左主支气管上方,故右和左支气管则称为动脉上(eparterial)和动脉下(hyparterial)支气管。心房转位,支气管和相应的肺动脉位置亦倒转呈镜面像。心房不定位的右、左对称位,支气管和相应的肺动脉分别均为右侧和左侧形态。
(二)心室、房室连接和心室排列关系
1.心室的组成和心室区形态学:心室由3部分组成:流入道(inlet)、小梁部(trabecular portion)和流出道(outlet) 。无流入道,即无房室瓣连接的流入部分的心腔不是(完整的)心室,称为残余心腔(rudimentary chamber),如仅有小梁部则称为小梁囊(trabecular pouch),流出道与大动脉相连称为输出腔(outlet chamber),或两者兼有。心室区(ventricular mass)具有两个(完整)心室者称为双室心(biventricular heart),具有1个心室1个残余心腔,或仅有1个心室者称为单室心(univentricular heart)。
2.区分左右心室主要形态学标志为小梁部的肌小梁结构。心尖部以及间隔面肌小梁粗厚、交错,间隔面附有由室上嵴隔、室壁束汇合延伸而形成的间隔边缘肌小梁及远端的调节束为形态学右心室的特征。形态学左心室肌小梁比较纤细、整齐,间隔面平滑,甚至心肌肥厚时亦如此。此外,右心室通常具有室上嵴圆锥肌,房室瓣和半月瓣无纤维连接,左心室无室上嵴圆锥肌,房室瓣和半月瓣呈纤维连接。但此形态结构不是恒定的,为参考指征。有时,心室的肌小梁既无右室,又无左室的特征,或部分由右室部分由左室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