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痤疮的中医证候研究
摘要:大学生群体是痤疮高发人群,痤疮这一疾病的危害性在这一特殊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但其治疗现状并不理想,因痤疮的中医证候辨证较混乱,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证候研究仍然是片空白。
关键词:大学生;痤疮;中医证候
痤疮[1],又称青春痘,是临床上常见的损美性疾病,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处,初起为针尖大小,可发展成脓疱、结节、囊肿,甚至形成疤痕。痤疮的出现不仅影响大学生们的容貌更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引发不良情绪,例如焦虑、自卑、抑郁等。《中国痤疮治疗指南》指出目前我国痤疮发病率为70%~87%。陈莹等调查广州2252名不同学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大学生[2],其痤疮患病率为85.3%,现患率为36.4%。现代中医对痤疮的分型趋向于多元化,但是没有一个可靠统一全面的标准。中医对痤疮的辨证多囿于热而忽视寒[6],所以本文旨在整理出痤疮的证候类型。
1 辩证要点
1.1热盛型[3]
1.1.1肺经风热 多因生机旺盛,血气充沛,阳热偏旺,热盛伤肺,肺热熏蒸,蕴阻肌肤[4]。症见:除共有症状外,痤疮多长在两颊,且会伴有痒痛;面部或皮肤爱出油,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光发亮,喜食肥腻或辛辣之品[5]。
治法:泻肺清热。
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药用枇杷叶、黄芩、黄柏、金银花、连翘、桑白皮、地骨皮、制大黄、南北沙。
1.1.2心火亢盛 心经伏热,恋而不去,心火亢盛,积热上冲颜面而发。症见:除共有症状外,痤疮以前额为主,心烦,小便黄,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治法:清心泻火。
方药:泻心汤加减。药用生地黄、赤芍、丹皮、黄芩、丹参、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4]。
1.1.3肝火亢盛 病多由性情急躁,或情志不畅,肝失疏泄,郁久化火,肝火亢盛,外泛肌肤而成[6]。症见:除共有症状外,痤疮以两颊为主,易烦躁易怒,胸闷不舒,目赤口苦[7]。
治法:清肝泻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8]。药用龙胆草、黄芩、山栀、生地黄、柴胡、车前草、泽泻等。
1.2脾胃湿热型 症见:除面部粉刺外,还有较多的红色丘疹,以及内有脓液的脓包,面部以唇周、下颌为主,舌红,舌苔厚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解毒[9]。
方药: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6]。
1.3痰湿凝结型 症见:痤疮为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很大很硬,摸上去疼的结节、囊肿或已形成“凹坑状”瘢痕及色素沉着;皮色暗红或仅有凹坑状瘢痕,与皮肤颜色近似;体型偏胖,有嘴里经常有黏黏腻腻的感觉,尤其是早晨起床后;舌苔白腻[10]。
治法:化痰祛湿。
方药:消痤饮加减(方药)或海藻玉壶汤[8]。
1.4脾虚寒湿型 近年来发现一些痤疮患者的症状呈一派寒象的特点,不能用清热的治法,应该采取温阳健脾,利湿化痰的治法。
症见:痤疮皮损色红不鲜,皮疹以脓疱、结节、囊肿、疤痕为主,皮肤、面部爱出油,食欲不振;精神不振;嘴里经常有黏黏腻腻的感觉,尤其是早晨起床后;常感觉身体沉重、肢体倦怠无力,嗜睡,或经常手脚冰凉,尤其是秋冬季节,即使衣服穿得比一般人多,仍然感觉手脚发凉;稍进油腻之物就拉肚子,或大便次数增加,苔腻,脉滑等。
治法:健脾温阳,利湿化痰。
方药:当归四逆理中汤加减。
1.5肝气郁滞型 症见:爱生气激动或紧张焦虑,心理压力大;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或不由自主叹气;女生在经期时有乳房胀痛不适的感觉、在经期有痛经。
治法:疏肝理气散结。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11]柴胡、枳壳、赤芍、白芍、生甘草、香附、丹皮、栀子、连翘、夏枯草等。
1.6阴虚型 症见:痤疮表现是除粉刺外,还有一些红色的丘疹,伴有小脓疱、小结节;面部皮疹为鲜红色;口干口渴,腰膝酸软、手脚心热或晚上睡觉后出汗,大便干或便秘,眼睛容易疲劳,出现干涩、酸痛、视物不清,不易入睡或醒的早、稍有动静就会醒来,舌红苔少,脉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黄连阿胶汤合一贯煎、酸枣仁汤加减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阿胶、鸡子黄、芍药、黄连、知母、酸枣仁、茯苓、川芎等[12]。
1.7冲任不调型 症见:痤疮反复发作,月经前加重,经后减轻,在经期时有乳房胀痛不适的感觉,在经期有小腹隐隐疼痛或无痛经现象;月经不调。
治法:调和冲任,理气和血。
方药:金菊香煎剂加减和逍遥散加减[13-14]。
1.8痰结血瘀型 症见:痘痘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很大很硬,摸上去疼的结节、囊肿或已形成凹坑状瘢痕及色素沉着;皮色暗红或仅有凹坑状瘢痕,与皮肤颜色近似;女性月经色暗红,发黑,月经带血块,舌红,舌上有瘀斑,或舌下两条青筋紫黑、粗大。
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