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对手中的护照了解多少?
大象公会04月05日 10:00
护照?历史?制度
分类 :?热点
摘要 :?在19世纪,没有护照没关系,要求护照的国家反而被视为异类。但好景不长,各国很快纷纷收紧了人口跨国流动政策。护照制度为何诞生,又为何加强?
文/大象公会
持假护照顺利通关并不难。尽管防伪技术已极其先进,且刻入了持有者的生物信息,但护照的丢失记录数据库并非国际共享,偷渡者只要更换一张照片,就能蒙混过关。
在失踪的MH370航班上,有两位乘客曾使用假护照登机,而护照的原持有者是一位意大利人与一位奥地利人——在护照黑市上,因为免签率高,加拿大、美国和欧盟成员国的护照最为叫座,如果囊中羞涩,就只能买本中国或是越南的。
很多护照下方都有一个特殊的符号,这实际是国际通用的“电子护照”标志,由国际民航组织制定。目前记录持有人的面部和指纹信息,极大的提升了护照的防伪级别。
仅就人口的自由流动而言,复杂的护照体系是一块绊脚石。历史上,不仅欧洲内部人民曾自由通行,中美之间也可以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久居,甚至进入官学——1868年签订的《中美续增条约》曾规定,去美国,免签。
那一时期,英国废除了技术人员不能出国的法律,很多国家将护照闲置,外国人不再被国家怀疑和不信任,人们认为贸易和交流有着巨大价值,而这种意识极大地拆除了他们通行各国的道路障碍。
但好景不长,各国很快纷纷收紧了宽松的人口政策。护照制度为何诞生,又为何加强,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今日的护照制度?
【宽松与收紧的往复】
类护照制度古已有之。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其有不同的称呼,例如符、传、过所、公验、度牒、路证、通关文牒、安全证书、通行证、暂住证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朝的过所制度。
“过所”,是指通过关所的证明物,对国内人员来说,“过所”大致相当于身份证加通行证,对外国人来说,则相当于护照。此外,“过所”还有商业许可证的功能,可证明其行踪及所携人口、物品的合法性。
但是,申请“过所”的流程十分复杂,需要层层报批,以致唐玄奘被迫成为了最著名的偷渡客。他最后只能混迹在商人之间偷渡前往印度。在《西游记》中,唐僧途径各国时都使用的是通关文碟加盖官章,学者认为这是作者吴承恩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护照制度的描写。
类似过所和通关文碟的文件,可以被视为现代护照的原型。但不同的是,古时交通不便,旅行尚未成风,并没有“出国”概念,出境理由无外乎外交、行商和游学。
在欧洲,也存在类似的情状。民族国家确立之前,尽管也有类似护照的文件,但国与国的边界比较模糊,只依靠不同的中心来界定彼此。直到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9年),才拉开了建立现代国家的帷幕。
大革命前,路易十六(法国波旁王朝的国王,1774年-1792年在位)实行严格的人口控制,甚至乡村和城市之间也不能自由通行。路易十六被绞死之后,法兰西共和国大开国门,标榜自由的政府放开了通行制度。
然而,随之而来的派系斗争和邻国战争,使法国很快陷入困境:犯罪盛行,富人外逃。此时,国家对间谍、武装土匪、逃兵和人民公敌的控制成为比自由流动更重要的原则。1804年,拿破仑一世加冕之后,管制达到了顶峰,外国人在每个城市都得持护照登记。
在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日渐壮大的背景之下,各国国界也逐步清晰。自此,国家合法的占据了控制人口进出的垄断地位,任何国民都不能自动假设他们有出国的权力。
但随着英法美相继完成了自己的革命,政治和社会环境趋向稳定,人们开始享受工业发展带来的富饶,护照制度也进入了一段宽松期。
当铁路铺向了整个大陆,蒸汽机车极大地方便了出行,距离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旅游因而成了中产阶级的新风尚。更大规模的自由流动在19世纪到来。此时,绝大多数的欧洲国家都放宽护照政策,不夸张的说,当时的氛围是没护照没关系,要求护照的国家反而被视为异类。
从1840年到20世纪的头十年,约有六千万人从欧洲流出。欧洲人在用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拥抱世界的同时,也加速着人口的流动。
但是,人口流动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最突出的便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源源不断涌入发达地区。由于淘金热,1882年加州华人数目比1851年时增加了4倍,华人增多和经济低迷推动了《排华法案》的出台,对美移民的蜜月期宣告结束。
而在德国,因为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大,波兰人的数量激增。德国的工会组织不断向政府施压,要求政府收紧原本宽松的护照通过率,这和现在收紧签证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签证制度在二战之后才被各国确立起来。作为流入国进一步控制人口的手段,护照的发放和审批开始成为一门统治的“艺术”。
政府不能一棒子打死好人,绝对的“限制”变成了“筛选”出对国家有帮助的人。在美国,为了不把优秀的“候选公民”排除在外,检查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更夸张的是,国会甚至将文法测试作为获准进入的条件,这有效且巧妙的将众多没接受过教育欧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