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有住房使用权纠纷案件的调查与分析.doc

关于公有住房使用权纠纷案件的调查与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公有住房使用权纠纷案件的调查与分析 篇一:公有房屋承租使用权纠纷案评析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实践 公有房屋承租使用权纠纷案评析 指导老师: 刘 洋 作者姓名: 学 号: 专 业:法学(本) 年 级: 教 学 班: 公有房屋承租使用权纠纷案评析 案由:孙某诉杨某继承纠纷案 一、案情介绍: 孙某与杨某系继母、子关系,双方未在一起生活。位于和平区北四马路的一所公房的承租使用权人系杨某的父亲。杨某的祖父于1998年以5万元的价格从房地产交易市场购买了该公房的使用权,并将访房承租代表人直接更名为杨某的父亲。后杨某的父亲与孙某一直在此居住。2005年7月4日杨某的父亲立下书面遗嘱,遗嘱内容:“我叫杨某某,有一处在和平区北四马路的房屋,分给儿子媳妇各一半”。2005年7月9日杨某的父亲因病去逝。孙某与杨某因继承发生纠纷,杨某诉至法院。 审判: 一审法院认为:遣产是公民死亡时遣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杨某的父亲无权处分公房,所立遣嘱无效,杨某要求按遣嘱继承证据不足,不予支挂。一审法院判决驳回杨某的诉讼请求,宣判后,杨某不服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近年来随着信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施行,全国各地相继颁发了一些关于房屋改革的政策,公有房屋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公有房屋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使其具有了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可以像其他财产一样进行继承。因些,杨某父亲的遣嘱部分有效,就属于杨某父亲的遣产部分可按遣嘱进行继承。二审法院判决,撤销原判,由孙某给付杨某应继承其父遣产房屋份额折价款282505元。 二、案件焦点: 本案主要争议焦点在于公房使用权能否作为遣产继承。目前对公房使用权能否继承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 依倨继承法,继承是死者生前的财产(权利和义务)依法转移继承人 所有,而公房非死者财产,故不能继承; (二) 公房承租人死亡后,原租赁关系消灭,再与何人建立租赁关系是房产 公司(产权部门)基于其房屋所有权实现所有权权能的活动,他人无权干涉; (三) 公房便用权作为附着相应价值的财产权,可以继承。 第三种观点虽然缺失传统的物权法理论根据,却有立足于公房使用权历史与现实、有利于维护现存权利体系的优点,因此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并对公房使用权继承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三、争议与分歧意见: (一)公房使用权不同于私人所有权基础上的使用权 首先,我们有必要关注公房使用权特殊的财产性质。从公房使用权的产生来源来看,公房使用权是公房租赁制度的产物,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租赁权(对使用人来说是承租权),但是这种公房租赁权与传统民法上的私人所有权基础上的租赁权是不同的,按照与之相关的原有规章及有关地方法规、规章尤其是政策的规定和实际执行情况,公房的分配与公房租赁关系的建立与承租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共同居住人等身份事项密切相关,而并不取决于承租人的意向,不取决于租赁关系所具有的双务关系;而传统民法理论中,房屋使用权或者居住权则仅仅是常见的用益物权的一种。因此,公房使用权不应等同于传统民法理论中私有制基础上的房屋的使用权用权。 (二)公房使用权具备独立的财产性质 公房使用权具备独立的财产性质。目前,公房使用权基本上源于城市居民的私房拆迁和单位的分配。前者是私房所有权的转化,后者是与工作有关的福利制度,均涵盖着部分所有权的属性。而考察各地公房使用权的权利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公房使用权现有权能也几乎可以涵盖传统上所有权的四项权能。第一,公房使用权人对公房拥有实际控制与支配的权利。可以转租,重要的是转租后公房使用权人可以获得差价;同时,遇上拆迁,公房使用权用权是一种直接获得独立财产补偿的权利形式,获益性质明显;而最重要的表现体现在“房改”上,以身份、职业等等不同带来的公房使用权的差异将直接造成“房改”中折抵金额的不同,使用权人可从中获得收益;第四,公房使用权人虽 然不能决定公房本身的“命运”,但对于“使用权”则自有保有、转让、灭失等“自由”,也与“处分”有几分相似了。如此分析,我们自然应当认识到,公房使用权具备独立的财产性质。正是基于此,笔者才会在前述案例中提出“继承”的思路。 (三)公房使用权继承的政策与实践基础 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的全面施行,全国各地相继颁发了一些关于房屋改革的政策,因而,也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而私有财产所有人享有对自已财产的处分权和私有财产的合法继承权都是受法律保护的,这是不争辩的事实。因此,笔者认为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房使用权是可以继承的。 在本案中,一审法院按照传统观点,否定了公有房屋使用权的继承,没有支持张某的主张;而二审法院立足于公房使用权历史与现实、从有利于维护现存权利体系和尊重个人财产权利角度出发,肯定了公有房屋使用权的继承,可以说是对继承法、物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