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告知家人的不幸遭遇; 再以切身体会诉说同感; 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安危不可知”。 小标题 出使匈奴,以求通好,单于受礼 1、方欲发使送武等 2、会缑王与长水虞 常等谋反匈奴中 3、及卫律所将降者,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4、幸蒙其赏赐 5、以货物与常 6、其一人夜亡 7、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1、方:副词,正在;发:派遣 2、会:刚好,恰逢 (状语后置) 3、及:和;将:率领; 阴:暗地里、秘密地 4、幸:希望;其:代词,指汉朝 5、以:把;货物:财物(古今异义) 6、夜:名作状,在夜里;亡:逃走 7、判断句 重点词句 8、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9、见犯乃死,重负国。 10、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名词,话;动词,告诉 见:表被动;乃:才; 即:假使 11、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12、舆归营 13、 单于壮其节 扶持 名作动,用车子送 意动用法,以……为壮 14、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15、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16、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17、君因我降 18、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19、反欲斗两主 20、若知我不降明 使动用法,使……知道,告知 论:定罪;因:趁 定语后置,“数万众”;弥:满 通过 畔:通“叛”;为:做。 状语后置 使动用法,使……争斗 若:你。 小标题 虞常谋反,祸及汉使 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讨论:为了使苏武投降,卫律采用的手段是: 1、 2、 3、 笼络(候问、会论、募降者赦罪) 威逼(举剑拟之) 利诱(富贵如此) 第5段重点词句 1、白单于 2、天雨雪 3、羝乳乃得归 4、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告诉 名词作动词,下 才 隔离 别的 小标题 饮雪吞毡,矢志不渝 流放北海,杖节牧羊 1、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2、空自苦亡人之地, 3、明年 4、子卿尚复谁为乎? 5、皆为陛下所成就 6、子为父死亡所恨。 当初,表示追叙。 通“无”, 第二年 副词同义连用,还。 宾语前置 提拔。被动句 亡:通“无”;恨:遗憾; 第 6 段 李陵劝降,忠贞不二 即位: 常惠请其守者与(之)俱: 如惠语以让单于: 实在:????? ?确实存在;诚实、老实(今) 第七段 登上皇位 和他一同去 按照惠的话责备单于 小标题 汉匈和好,请还苏武 重点词句 历经艰难,发白归汉 第八段 小标题 讨论:为了使苏武投降,卫律采用的手段是: 1、 2、 3、 笼络(候问、会论、募降者赦罪) 威逼(举剑拟之) 利诱(富贵如此) 讨论:为了使苏武投降,李陵采用的手段是: 1、匈奴派卫律和李陵招降苏武,招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从中可见他们是怎样的人? 卫律:威逼利诱 软硬兼施 (逼降、诱降) “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李陵: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劝降) 先告知家人的不幸遭遇; 再以切身体会诉说同感; 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安危不可知”。 卫律:气焰嚣张、傲慢自大、阴险狡诈,卖国求荣? ?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1)二人劝降的方式不同,更重要的是卫律与李陵和苏武的关系不同。卫律主动投降,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可耻的叛徒,对于热爱祖国的苏武而言他是敌人,所以不用客气。李陵原来与苏武“俱为侍中”“陵与子卿素厚”,虽然也已投降,但是对汉朝还有感情,还有羞耻之心,苏武和他是亦敌亦友的关系。 (2)卫律手段卑鄙,态度傲慢,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李陵则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全然不为所动,先自陈心志,晓以大义,后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采用的是绵里藏针、有理有节的方式。对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 2、对于卫律和李陵的招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上为什么有不同?这种不同表现了苏武怎样的形象? 对比映衬 (1)张胜 苏武 (2)卫律 苏武 急功近利、贪生怕死 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 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