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瞿继勇:打响“贵定娃娃鱼”品牌
种竹荪、种无花果、培植花卉、养野鸡……从2003年到2006年,瞿继勇累计创业8次,均以失败告终。
顶住巨大的压力,2008年瞿继勇开始第9次创业――养娃娃鱼以及生产娃娃鱼儿童面、营养面,最终取得成功,并带动当地300户农户增收致富。
对此,瞿继勇显得格外平静:“坚持就是胜利,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不也失败了99次?”
正是这份执着与坚持,令他获得诸多荣誉――
2009-2010年度贵州省拔尖乡土人才;
2010年黔南州185工程致富带头人;
2013年黔南州优秀科教人才……
“养”出大事业
1982年,瞿继勇出生在贵定县昌明镇岩下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不安现状、勇于探索的性格,让他对创业有着浓厚兴趣。怀揣梦想,2002年从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踏上了创业的征途。
2003年,竹荪的市场价是200元一斤,瞿继勇投入1.5万元,种了1亩竹荪,然而等他种植的竹荪上市时,竹荪的市面价降到60元一斤。卖掉所有竹荪,扣去成本,瞿继勇没赚到钱,白白浪费两年时光。
他又把眼光投向无花果种植。
无花果适宜生长于热带和温带,但岩下乡的气温低于无花果成长所需温度,到无花果采摘季节,50亩无花果几乎没有结果,他亏了3万。
从2003年到2006年,瞿继勇陆续进行多次创业,不仅把自己的存款亏光,还欠下银行8万元的贷款。
无奈之下,他背上行囊前往深圳打工,在一家园艺公司当管理员。在公司的两年时间里,他踏实、上进、吃苦耐劳,常被公司经理推荐去参加各种职业培训,为他后来创业成功奠定了基础。
就在这时候,转机发生了――母亲打电话让他回贵定养娃娃鱼。
2008年初,娃娃鱼苗的市场价被炒到900元一尾,鱼苗长大后可卖到1200至1800元一斤,瞿继勇一口气买了40尾鱼苗。在养鱼的同时,通过大学生村官考试,瞿继勇当上了贵定县昌明镇岩下乡马踏屯村主任助理。
工作之余,瞿继勇通过网络、远程教育课件、专业书籍了解娃娃鱼生活习性和养殖技术,并多次到村支书李永全家请教。经过大半年的学习实践,他养殖的娃娃鱼无论成活率还是生长速度在当地均处于首位。
“只要乡亲们熟练掌握养殖技巧,以后就能靠养娃娃鱼增收了。”作为大学生村官的瞿继勇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他不仅积极动员村民参与娃娃鱼散养,而且经常到农户家中现场指导,传授养殖技术。
截至2008年年底,他带动了全村26户养殖娃娃鱼,农户年均收益达6至7万元。2009年3月,他被养殖户选任为岩下乡娃娃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办公室主任,专门负责为农户提供养殖技术、业务咨询、市场信息等服务。
为让更多村民了解娃娃鱼养殖技巧,瞿继勇申请建立了“贵定娃娃鱼”网站,此举不仅提高了“贵定娃娃鱼”的品牌知名度,而且打开了贵定娃娃鱼的销售市场。
“想”出新路径
当村干部期间,瞿继勇走遍了岩下乡,很多村民向他反映养殖娃娃鱼虽然赚钱,但鱼苗太贵,他们根本买不起。
“一尾鱼苗900元成本确实太高,要想致富,就得把购买娃娃鱼苗的成本降下来。”抱着这个念头,瞿继勇开始琢磨繁殖娃娃鱼苗。
除了看书学习繁殖鱼苗技巧,瞿继勇还自费前往陕西汉中学习娃娃鱼仿生态繁殖技术。从陕西回来后,他在QQ上加了上百个全国各地的娃娃鱼养殖户,与这些养殖户进行交流,把关于繁殖娃娃鱼苗的一些经验记下来,一个月后竟然记了上百条繁殖技巧。
2009年11月,在当地有关部门支持下,瞿继勇卖掉40条成品娃娃鱼,把家里的田、茶园作为抵押,贷款15万探索娃娃鱼仿生态繁殖路径。历时一年,占地一亩的基地终于建成。他随即在基地投放15尾种鱼,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2011年10月国庆期间,瞿继勇在查巡基地时,发现了一串娃娃鱼卵。不久,基地顺利繁殖出129尾鱼苗。娃娃鱼仿生态繁殖技术成功后,基地每年繁育鱼苗逾万尾,有效满足了当地100户养殖农户的鱼苗需求。
当时,鱼苗的市场价为500元一尾,但瞿继勇的鱼苗仅以260元一尾卖给村民,带动200多户村民养殖娃娃鱼。
好景不长,2012年春节过后,娃娃鱼市场价格开始出现严重下滑,2013年5月后,成品娃娃鱼从以前的1800元一斤降至200元一斤,农户出售一条娃娃鱼平均亏损逾500元。市场的不景气,导致农户养殖的娃娃鱼严重滞销。
娃娃鱼卖不出去,大家都得赔,在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瞿继勇都在为村民和自己养殖的娃娃鱼发愁。一个早晨,他看到妻子正在给孩子煮面条,面条的颜色是紫色的。
他不经意地问了一句:“这是什么面,怎么是紫色的?”
妻子回答:“紫薯面,不便宜,20多元才一小袋。”
妻子的一席话令瞿继勇茅塞顿开,紫薯面都可以做出来,那么娃娃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