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金沙――古蜀国文明的传承与保护.docVIP

问道金沙――古蜀国文明的传承与保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问道金沙――古蜀国文明的传承与保护 金沙遗迹馆全景 太阳神鸟   2001年2月25日上午10点左右,金沙考古工作站的考古队员正在兴建中的楼盘“梅苑”附近清理机械施工安装完毕的雨水管区域,在已挖掘了3米深的雨水管夯土里,一块直径约10厘米的小泥块引起了现场工作人员的注意――在红褐色的泥土间,不经意露出了一个小金角,在阳光照耀下,它的光芒显得尤其耀眼。“于是我们按照发掘程序,工作人员先用竹片和油漆刷小心翼翼地剥落了泥块外层的红褐色松土,泥块包裹的金块终于全部清理出来。”曾经身为考古队一员的金沙博物馆馆长助理王方对我们回忆说,金片皱皱巴巴,如同一小团废纸,但是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完全不能辨认器形,在被紧急送到文保库房清洗,拍照存档后,工作人员用镊子轻轻地展开金箔,它终于露出了“真容”:一件薄如蝉翼、精美镂空的太阳神鸟圆形金饰。   “它的制作非常复杂,用到了热锻、锤揲、剪切、打磨、镂空等多种工艺。先用自然金热锻成为圆形,然后经过反复的锤揲,使金箔的厚薄基本一致。第三步用剪切的方法去掉外表参差不齐的部分,使其成为一个较为标准的圆形。第四步是在圆形的金箔片表面画出整个图形(包括太阳及光芒和四只鸟),最后根据已画的纹样反复刻画切割形成镂空。”成都博物院院长、兼金沙博物馆馆长王毅告诉我们,“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器一般厚度约0.1毫米至0.2毫米,纹饰多为刻画,其中如太阳神鸟这样镂空的纹饰,是用某种工具反复刻画的,由于当时切割工具并不锋利,其边缘与表面留下了多次划痕。” 太阳神鸟雕塑   这件拥有3000年历史的精美文物,其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含义?“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金饰中心镂空成一个拖有12条锯齿状尾巴的内漩涡,其外有四只镂空的大鸟逆漩涡方向飞翔。”北大考古学院院长、著名考古学研究专家孙华说,“如果我们将这件金饰放在红色的衬底上观看,不难发现,它内层的漩涡形图案就是一个旋转的火球,外层的飞鸟图案则是围绕着火球飞舞的红鸟,表现的是太阳与太阳神鸟的主体,它是中国古代太阳和太阳神话的珍贵实物记录。”   今天,这件精妙的太阳神鸟不仅已经成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金沙遗址或者辉煌的古蜀文明的标志,更成为这座城市的标识与图腾,随处可见。如果成都有一道探查过去的时光长廊,那么金沙遗址肯定就是它的入口,在这里,古蜀文明的源头和形象,触手可及。   蜀,既是一度统治古代成都平原古国的称号,也是栖息繁衍于此的古代族群的称号。古蜀文明的源头,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古老的蜀山氏,被认为是蜀人的始源;蜀山,是今日岷江上游的岷山,其名早见于《史记》、《汉书》,而蜀山氏所居住之地,称为叠溪,据称其址在今日茂县以北,据考证,叠字出于先前金文“嫘祖”二字合并而成。   关于古蜀的历史,迄今只有两部可供考据的文字史料,扬雄的《蜀王本纪》以及常璩的《华阳国志》,在古老的传说中,古蜀文明拥有三代蜀王蚕丛、柏灌与鱼凫。蚕丛氏兴起于岷江上游蜀山,传说是蜀山氏的直系后代以及蚕桑纺织技术的传承者,自岷江上游逐渐迁移至成都平原。根据历史学家的大致推算,蚕丛氏进入成都平原的年代,大约在夏商交替之间,至今,这一条线路上仍有蚕崖关等古地名,以为其辗转向平原迁徙开拓的地理证据。在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中出土的青铜大面具,眼睛瞳孔如短柱突出于眼球之外(纵目),鼻梁上有表现升起云气的铜饰件。一些学者根据《山海经大荒北经》中的记载,认为这正是象征着控制日月出入和四季变化,“直目正乘(乘通朕,意为瞳孔)”的人面蛇身神?烛龙或者《华阳国志》中以纵目为特征的古蜀国王蚕丛氏。   作为古蜀先民西来的证据,即是在金沙遗址附属的墓地中,几乎所有墓葬的朝向皆是冲向西北:“成都平原地势的特点就是西北高,东南低,所有道路、河流的基本流向,古代聚居点修建的朝向都一样。”王毅告诉本刊记者,“古代蜀人的祖先蚕丛来自西北方向的岷江上游,所以墓葬的方向要朝向自己迁徙而来的故乡源头,这无疑是一种合乎情理的解释。”   在2001年那次震惊世界的发掘中,首先问世的是金沙王国的祭祀区域:“在发现太阳神鸟这个区域,前后发掘出来的东西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都是祭祀的礼器,而且没有生活的居址,唯一一个建筑可能都是与祭祀相关的,所有大量的社会财富和高品级祭祀的器物都是这个区域发现的,我们认为这是当时蜀王祭神时献祭的物品。这个地方相当于北京的天坛。”王方对本刊记者回忆说,在祭祀区以北大概500米,金沙考古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又陆续挖出了由五座大型建筑组成的房屋基址,总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3000年岁月时光的侵蚀,使得这些一度宏伟的庞然大物现只剩下地面上的基槽,根据基槽内密集的小圆洞痕迹判断,这些建筑是以“木骨泥墙”的形式建造:先树立木柱,再于其间抹草拌泥,用火烘烤后形成坚固的土墙,由于这些建筑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