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矿井害预防及处理计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桐梓县同德煤矿 2011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2011年2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3 第二章 矿井情况简介 4 二、矿区开发情况 5 三、矿区电源、水源、通信情况 6 四、矿井地质特征 8 五、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的自然条件 14 第三章 矿井灾害事故的预防 15 第一节、各种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的预兆 15 第二节、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19 第四章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 35 第一节、灾害处理组织机构 35 第二节、各类事故的抢救和处理 40 第五章 安全技术培训 45 第六章 各类事故处理程序 46 第七章 各类事故报告顺序 50 第一章 总 则 1、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生产,并达到防范于未然,变事故的事后处理为事故的事前预防,在矿井一旦发生各类灾害事故时,能及时有效的控制事故的扩大,迅速抢救遇害人员和矿山物资的目的。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编制桐梓县同德煤矿2011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2、该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必须向全体职工贯彻落实,所有人员必须熟悉矿井的救灾路线,每年必须至少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习,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正。在每季度前15天内,矿总工程师必须根据矿井的自然条件和采掘的变动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和负责人进行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修改和补充。 第二章 矿井情况简介 一、地理概况: 1、矿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况 同德煤矿位于桐梓县城南东面的茅石乡镇龙村黄家沟附近,隶属辖 2、地形地貌情况 矿区山脉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矿区内总体地势北东侧高南西侧低,海拔标高~m,最高点位于标高m,最低点位于标高。 矿区地貌,。 4、河流 同德煤矿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地表水较发育,矿区中部有一条溪沟(黄家沟),在老矿井附近水沟由西向东横切矿区,溪流在矿区东侧1.5km处汇入洞沟河转向北径流。矿区内流量约7㎡/h。矿区以西属补给区,有3~4个泉点,调查期间(10月)各点流量约1l/s以上,冬、旱季时水流不断,流量一般约0.3~0.8l/s左右。泉点距下岩湾矿井口150~400m不等,出露地层为(P2m)茅口灰岩,为碳酸盐岩岩溶水、裂隙水。 5、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烈度小于度。区域稳定性较好。矿区及周边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二叠系统组(P)二叠系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和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 y)。分述如下: 二叠系统组(P)该组出露于矿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为海陆交替相沉积,灰、深灰、黄灰色泥岩、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夹数层灰岩、泥灰岩、燧石灰岩及煤层,底部为含硫铁矿泥岩。含煤5~8层,煤厚0.79~1.89m不等,含可采煤层三层(C1、C5、C6)。产腕足、植物化石。厚85~95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长兴组以滨海相沉积为主,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 y) 该组出露于矿区T1y1):黄绿、浅绿色薄层状钙质泥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厚7~11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②玉龙山段(T1y2):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状微~细晶灰岩,偶见锯齿状缝合线构造。顶部为一层厚约1~2m的鲕粒灰岩;中部为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局部含泥质条带;下部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该段厚约130~165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③九级滩段(T1y3):紫红、暗紫色夹黄绿色粉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钙质粉砂岩,夹中厚层状泥灰岩、灰岩。矿区出露不全,厚度大于30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第四系()T1m)地层,两翼出露分别为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龙潭组(P3l),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2m)地层。矿区内地层呈单斜产出,地层倾向72~78°,倾角32~38°,煤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主要。含煤地层龙潭组厚,含煤层,含煤总厚 可采煤层 矿区内稳定可采煤层3层,分别为C6、C5、C1,为中厚煤层。其结构单一,属结构简单煤层。其特征如下: C6煤层m,平均厚约1.62m,层位和厚度稳定,结构单一。煤层顶板为灰岩、底板为粘土岩。 C5煤层属稳定可采煤层C1煤层属稳定全区可采煤层煤矿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中山岩溶,和坡,暗流 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碳酸盐岩分布区多属裸露及半裸露的基岩山区,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大量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

文档评论(0)

yyanrlu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