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醉在武夷茶韵间
一直很憧憬这样的情景:在天游峰上,面对白云缭绕的三十六翠峰,着一袭青衫,席地而坐;执一壶香茗,临风而饮;倜傥儒雅,诗兴勃发,将“我欲乘风归去”吟唱。或在夜色将临时分,于蜿蜒回旋的九曲碧波间,有一盏红灯一壶茶水相伴,听岸边传来的丝竹雅乐,凭竹筏于月下漂流而去……
每每收到朋友寄自武夷山的岩茶,脑中便屡屡出现这样逍遥的幻觉。然而并不只是有我这样的奇想,当年福建的诸多电视频道上,时有茶艺小姐在天游峰间,端壶泡茶的画面出现。虽是一个地域的形象广告宣传,却传神地点出了在武夷山品茶的妙趣:浪漫、逍遥、典雅、精致,富有品位。
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保护地的武夷山,不仅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良好的山水美景,以及积淀久远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韵味醇厚的茶乡。有人只用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十个字,便精妙点出了武夷山的内涵与气质,将其典雅与质朴的特征描述得准确无异,由此也足见茶在武夷山的重要地位。
在我看来,茶在武夷山是联系山与水、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化、远古与今天的重要结点。武夷无处不是茶乡,不品很难说你真正到过武夷山,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在游览了武夷山之后的切身感受。
一年四季行走于武夷山,处处可见翠绿盎然的茶园,遍布于丘陵山垅和村野乡间,就是在核心景区内的晒布岩脚下,也能看到成片的茶园,以其苍碧的色彩与曼妙的曲线吸引着游客的视线。顺着天梯上爬,至天游峰上始觉有些累,可以在天游观里要一壶岩茶,与朋友相坐而饮。虽没有幻觉中的那番超然,但能望着观外满眼的青山,说着天地人间的趣事,任时光如脚下的白云轻走,难道不是一种逍遥与儒雅?
都说武夷山好、水好,茶当然更好。到武夷山来不喝武夷茶,确有枉来之感。武夷山平均海拔600多米,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加上富含腐殖质的酸性红壤,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它的茶园多在坡崖上种植,峡谷间的云雾、光线与植被所产生的影响,使之“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而独树一帜。武夷茶特别是岩茶汤色酽红,味甘顺鲜滑,兼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醇厚而有别于其他茶类,千百年来,李商隐、范仲淹、朱熹、陆游、辛弃疾、徐霞客、赵朴初等无数名儒雅士、政客显要,曾经逍遥于武夷山水间,对散发着枞韵兰香的武夷茶赞赏有加,在留下的浩瀚诗文中,咏叹武夷茶的不在少数。如范仲淹所唱“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朱熹所咏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于自栽”(《咏武夷茶》); 赵朴初所叹“饱看奇峰饱看水,饱领友情无穷已。祝我茶寿饱饮茶,半醒半醉回家里”(《闽游杂咏》)……就连?x隆皇帝当年在评价全国各地贡茶时,也称“就中武夷品最佳”。
说到武夷山的贡茶史,可远溯唐朝,元朝也在此设御茶园,专制贡茶。明末清初,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颇受英国女王的青睐,大量的武夷红茶由此从澳门经爪哇销往欧罗巴大陆,成为皇室贵族的尊贵饮品。清代武夷乌龙传到东南亚一带,促进了茶业的发展。最盛之时,当地著名的茶市下梅每日外运的茶叶达300只竹筏之多。2006年,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示了清末晋商开辟万里茶路的沧桑历程,而这段古老茶道的起点就是武夷山的下梅村,晋商所贩的茶叶便是武夷茶,足见武夷茶在清朝的影响。
传统的武夷茶包括红茶、绿茶、白茶与闽北乌龙四大类,但品质最好、影响最大的当属于其岩区所产的乌龙。所谓乌龙,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武夷岩茶即属于闽北乌龙,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不同于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乌龙。大红袍是闽北乌龙中的至尊,还包括名丛、肉桂、水仙、奇种等深受茶客喜爱的名茶。过去它们都被称之为“武夷岩茶”,而现在习惯统称“大红袍”,为的是以大红袍的知名度来进一步提升武夷岩茶的影响。
提及大红袍,到过武夷山的游人几乎没有不知的,人们能够从导游的口中听到关于它太多的传奇,说它受过“御封”,政府曾专门派兵驻守看护,解放后曾晋京敬献过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云云,令它的生长地九龙窠也成为武夷一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一睹风采。大红袍有无成为贡茶史并无史料记载,但其上优的品质和产品的稀缺使之身价高昂,却是不争的事实。它曾以20克拍出了15.68万元的天价,创造了茶叶单价的最高纪录。2013年底,美国副总统拜登造访中国,离京前专门到了趟北京国子监参观游览,还和孙女一块到一家茶社点了大红袍与白茶喝,满意而去。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以《拜登游国子监点大红袍喝》为题竞相报道,让只代表武夷山岩茶的大红袍赚足了名声。目前,加贴地理标志保护专用防伪标志的“大红袍”是钓鱼台国宾馆的特供茶,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过,在我看来,品茶不在于茶有多么昂贵,而在于领略杯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