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技术..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技术importance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to media市政工程系:课程名称解读道路=公路+城市道路Road =Highway +(Urban)Street勘测设计“勘测”-对道路路线相关内容的测量、测设工作;多野外工作;“设计”-道路几何设计、路线“平、纵、横”设计,交叉口设计;多室内工作。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本课程的核心是道路路线的平、纵、横几何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路线设计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平、纵、横几何设计与计算能力;让学生了解CAD等新技术在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完整地掌握路线的选择;方案比选;平、纵、横设计、计算与绘图;各类表格的计算、编制;§1.1 认识道路1.1.1道路我国道路现状与发展规划1.公路发展历史与现状1906年:在广西友谊关修建第一条公路。1949年以前:旧中国公路交通十分落后, 1949年能通车的公路只有8.07万公里。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公路交通进入了恢复发展的新时期,至1978公路总里程增加到89万公里。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为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到2005年底:全国包括达到技术标准等级和路基宽度在4.5米以上的等外路在内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不含村 道)、专用公路总里程达到192万公里。公路里程达348万公里(2006年底) ,357.3万公里(2007年底) ;高速公路里程达4.54万公里(2006年底)、5.3万公里(2007年底) ,居世界第二;高速公路现状介绍1989年: 271km.1999年: 突破1万公里.2005年底:4.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公里总里程193.05公里,河道航程12.33万公里,机场135个,铁路运营里程7.54万公里.2006年底:新.改公路3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460公里.通车里程348万公里,高速公路4.54万公里.2007年,计划建成高速公路5000公里,确保”五纵七横”最后2385公里建成.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中有约1/4的里程为山区高速公路,代表山区高速公路管理水平、设计水平、建设水平及成套技术等已经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2.公路存在的问题①全国公路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少,公路网密度低,只相当于印度的1/5,美国的1/7,日本的1/30。质量差、标准低。②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是:中国高速公路总量不足,覆盖能力有限,尚未形成网络规模效益 。对各地高速公路建设缺乏强有力指导和协调手段,不利于合理利用交通通道资源,不利于搞好跨区域通道的布局和衔接。国家公路网结构3.道路的定义及分类1.1.2 公路功能等级?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4.公路的结构组成路基典型路堤典型路堑半挖洞路基半填半挖零填挖路基路面防护工程交通服务设施1.1.3城市道路1.城市道路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城市道路的分级§1.2 认识道路勘测设计1.2.1道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和内容1.2.1道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和内容2.1.2-2 山岭区公路选线一、概述1.自然特征 山岭地区包括分水岭、起伏较大的山脊、陡峻的山坡,一般地面自然坡度在20度以上。其主要自然特征是: 1)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山脉水系分明 2)石多、土薄、地质复杂 3)水文条件复杂 4)气候条件多变,变化的山区地形和地貌,引起多变的气候。 2.路线类型 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地形变化很大,使得路线在平、纵、横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因而技术指标一般多采用低限,在所有自然因素中,高差急变是主导因素,因此,在路线布设时,一般多以纵面线形为主安排路线,其次是横面和平面。在选线时要注意分析平、纵、横三方面因素,结合影响路线的主要自然因素,综合考虑,求得协调合理。路线类型(续) 一般按照道路行经地区的地貌和地形特征,可分为沿溪线、山腰线、越岭线和山脊线四种,简述如下:1)沿溪线是沿着山岭区内河溪的两岸布置路线。这种路线在平面随河溪的地形而转动,在纵面上坡度平缓;在横面上路基形状适宜,路线走向与河溪的方向相一致。在路线走向脱离河溪方向时,这种路线即不能采用,必须转为其他路线形式。2)山腰线是在山坡半腰上布置路线。这种路线是随着山坡而行,平面线形可能弯曲较多,纵坡比较平缓;路基多半挖半填式,有时需要修建挡土墙。路线类型(续)3)越岭线是路线走向与山脉方向大致垂直而需在垭口穿越时,常常采用。这种路线须适当盘绕,提升高程,所以纵坡较大;有时需要修建隧道。4)山脊线是路线走向与山顶分水岭线大致平行时采用,这种路线大多是在山脊一侧布置。所以,平面线形、纵坡和横断面都较易处理。问题在于如何把路线由山下提引到山脊上来。如果地形困难无法提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