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满文的源流 满文的历史 满语的文法 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 满语的现状 满文的源流 民族——满族,满语也随之从女真语演化而来。和任何其他语言一样,满语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蒙古语、汉语等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古老的女真人,通过不断地与周边各民族融合,最终在十七世纪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满族,满语也随之从女真语演化而来。和任何其他语言一样,满语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蒙古语、汉语等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 满文的历史 满文是16世纪末努尔哈赤下令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以蒙古文字母为基础创制的,史称“老满文”。17世纪皇太极下令达海对“老满文”进行改造,称“新满文”。满文通行约三百年。 在清代满语被定为国语。满文,满语在这个时期也被称为清语,清文。清代前期大多用满文发布诏、诰等,成为奏报、公文、教学、翻译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文字。在中原,自康熙晚期开始已少有满文奏章。 清光绪九年(1884)新疆建省後,使用满语的人数达4万余人,其中除满族外,还包括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也使用满语。 满语的文法 满语有6个母音,22个辅音,10个用于拼写汉语词汇的特殊字母。母音分阳、阴、中三性,同性母音互相和谐,辅音也有和谐现象。满语字母在词头、词中、词尾的书写方式不同。 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 满语语法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北京方言及东北话的影响,如表达过去进行时时态的“……来着”,表示“不过……而已”之意的“罢了” 等。在《红楼梦》中,有多处受满语影响的汉语语法的例证。 在东北三省和北京等地的方言中,还保留着许多满语词汇。如名词中的萨其玛(糖缠饽饽)、哈拉巴(家畜肩胛骨)、嗄拉哈(家畜胫骨)等等。还有生活中常用的“拉呼”(办事不认真)、“哈拉”(油类食物放久变质味)、“妈失”(用手抚平)、“勒特”(衣装不整)、“掰扯”(争辩)、“格色”(特殊),“耷拉”(下垂)、“率”(俊俏)等等,都是从满语演变而来,并融入汉语方言之中。 满语的现状 目前在黑龙江哈尔滨的黑龙江大学有满语研究所。不过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的语言文字实际上可以被视为稍加改动的满语,他们一直使用这种语言至20世纪中叶。目前生活在新疆的锡伯族人仍旧在进行锡伯文的教育,并出版有锡伯文的报刊。 目前能够掌握满文的人已经很少,只有黑龙江省少数乡镇的老人和部分语言学专家还能使用这种语言。 * * 满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自清皇太极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改“女真”为“满洲”之日起,便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我国历史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历史活剧。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个“马背民族”,满族从1644年起入主中原,建立起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统治中国长达268年,并在其间开创了辉煌的“康乾盛世”,影响波及世界。其开疆拓土的遗泽,至今仍惠及当代中国人。 满语满文是满族在入主中原、统一中国、建立清王朝并实行统治时所使用过的语文文字。 ?? 满文的满族写法 (manju)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历史学家和历史比较语言学家都认为,使用阿尔泰语系各种语言的人民,早期都源于中国的北方。学者一般认为满-通古斯语族共有12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和蒙古。中国有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女真语6种。 在清朝的时候,满语亦称“清语”“国语”,辅音有25个,其中3个只用于拼写汉语借词。元音有6个,无长短之分,有复元音。有元音和谐律,但不很严整,有语音同化现象。具有粘着语的特点。基本语序为主语在前,宾语居中,谓语在后。虚词较丰富,可灵活表达语法意义。名词有格,指人名词有数的变化。动词有时、态(注意:不同于时态)、体、式、形动和副动等形态变化。是一种表达意义丰富,形式多彩的语言。 满语源于金代女真语,但满语并不是女真语,它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成的一种新语言。 返回 清代前中期大多用满文发布诏、诰等,成为奏报、公文、教学、翻译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文字。乾隆以前期间满文奏折繁多,远超过单独的汉语奏折。其中顺治朝及以前多单独的满文奏折,康熙雍正两朝满汉合璧类奏折居多,单独满文或单独汉文均很少。 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后,使用满语的人数达四万余人,其中除满族外,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也使用满语。清朝统治者在保持满贵族优先前提下,很大程度上采取了汉化政策。所有施政文书都以满汉两种文字发布。自康熙起大力推行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汉传统经典成为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族人必修课。到乾隆中期,满人几乎全部以汉语为母语,满文渐渐成为仅用于官方历史记载用的纯书面文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