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2013年200例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的20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在200例药物不良反应中,女性患者较多,占59%;年龄40~50岁为最多,占到32%;剂型方面,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达到80%;药物种类方面,抗微生物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达到60%;在临床表现上,皮肤及附件损害比较突出,占到30%;200例药物不良反正中,1例为新的严重不良反应,20例为新的一般不良反应,5例为严重不良反应,174例为一般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后28例治愈,172例好转。结论 临床医生用药时要充分考虑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药物知识采取合理的措施,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在药理学中,指某种药物导致的躯体及心理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等非治疗所需的反应。在物质使用中,包括用药所致的不愉快的心理及躯体反应。为了全面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对我院2013年1月~12月的200例药品不良反应案例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12月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共计200份,年龄1~90岁。药物不良反应在性别和年龄上,女性患者较多,占59%;年龄以40~50岁为最多。   1.2方法 取自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上报的ADR200例报告。按照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反应程度、引起不良反应药品种类、剂型、ADR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ADR程度分级 我院200例药物不良反应中(新型严重的,新型一般的,严重的,一般的),严重的不良反应10例(5%),相对而言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仍是以一般不良反应为主。1例为新的严重不良反应,20例为新的一般不良反应,10例为严重不良反应,170例为一般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后28例治愈,172例好转。   2.2引起ADR的药物剂型 引起ADR的药物剂型中,注射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栓剂,丸剂,洗剂)合计200,注射剂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占的比率最大,为80%。   2.3引起ADR的药物种类及主要药物情况 200例的ADR报告中,涉及12大类药物种类(抗微生物药,中药注射液,消化系统,肿瘤系统,内分泌系统,营养类药物,心血管药物,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主要药物有加替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依替米星,五水头孢唑林钠,鹿瓜多肽注射液,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用香菇多糖,头孢米诺钠,头孢替安注射液,头孢硫脒,环丙沙星,头孢西丁钠注射液,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柴胡注射液,三七总皂苷,庆大霉素,奥硝唑,血栓通注射液,头孢曲松注射液,青霉素G钠注射液,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注射液,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氨甲环酸注射液。其中抗菌药最多,占总报告的56.2%,其次是消化系统用药和中药注射剂,其中抗微生物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达到60%。   2.4 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较多,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表现红斑疹,四肢颜面发红,皮疹,瘙痒,荨麻疹,潮红等,占到30%;全身性损害为过敏样反应,寒战,发热,过敏性休克,痉挛等,占到15%;消化系统损害为肝功能异常,便秘,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占到15%;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为抑郁,头痛,头晕,眩晕,局部麻木,失眠,耳鸣,耳聋等,占到15%;循环系统损害为脉管炎,低血压,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占到8%;用药部位损害为用药部位疼痛,注射部位疼痛注射部位皮疹,静脉炎,占到7%;呼吸系统损害为支气管炎,咳嗽,呼吸困难;其他损害为口干,眼睑炎,腰背痛;生殖系统损害为阴道出血,前列腺增生等;口腔系统损害为口唇瘙痒。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全身损害,消化系统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等共占60%,其余占10%。   3讨论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药物不良反应有时也可引起药源性疾病,除少数人自服药物外,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由医生给药所引起,所以有些药源性疾病也属医源性疾病。虽然有些药物不良反应较难避免,但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临床用药不合理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药物种类繁多,用药途径不同,体质又因人而异。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ADR的发生人群中,以女性居多。造成男女患者的ADR发生率出现差异的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