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言”看冯梦龙的文学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三言”看冯梦龙的文学思想   摘 要:冯梦龙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优秀的通俗小说编撰者”。他编写的“三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本文从作品中体现的婚姻观、妇女观和商人观各个不同的方面对“三言”中作者的主要文学思想进行考察,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三言;冯梦龙;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明清两代是小说空前繁盛的时期。明代中叶以后,小说不仅广泛流行于间阎百姓之中,而且受到了一批著名文人的关注,对长篇通俗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批评尤为多见.短篇小说在明代末年,也渐成繁盛之势,最具代表性的当是冯梦龙所编的“三言”和凌蒙初所编的“二拍”,他们对民间通俗文学,尤其是小说的搜集、整理、刊行方面的贡献最为突出。同时,在评点及其序跋中也表达了他们的小说理论,在这方面,冯梦龙堪称代表.   合称“三言”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冯梦龙的代表作,可以说,冯梦龙在中国文学史、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就是靠“三言”确立的。   一、“三言”中的商人观   明末,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商业和手工业日趋发达。冯梦龙“三言”中的商业,商人观。与传统儒家所信奉的,“重农轻商,轻财重义”。强调的“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很不不同。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三言”中不少作品,冯梦龙都把商人、手工业者作为正面人物。把商人行为,手工业经济活动作为不可缺少的正当经济活动加以肯定,他热情地描写了人们的经商活动。表现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称羡和追逐,甚至在一些篇章中还描写了商品流通和交换的全过程。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刘小官雌雄兄弟)中,作者写刘奇、刘方开设布店发财。肯定了小酒店主人的急公好义,赞扬了小商人崇尚信义。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中汪革办铸铁作坊,开酤酒致富。《施润泽滩阙遇友》中描绘了当时的手工业发展状况,歌颂了施复和朱恩这两个手工业者之间的友谊和互助。   二、“三言”中的妇女观   冯梦龙作为通俗文学家和小说理论家,首次提出了“情教观”的文艺思想。“三言”的编纂及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无不反映他对真情的追求和通过真情教诲众生、改良社会的目的。作品塑造出众多的妇女形象,并通过女性主题的开拓,揭露纲常名教及封建制度抹煞人性,践踏妇女尊严的本质和罪行。冯梦龙编纂的“三言”不啻是一部展示女性、颂扬女性的歌集。“三言”中充分展示了不同于以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真情和至情。我们从“三言”中的妇女在追求自由幸福婚姻中看到,她们选择婚恋对象的条件与封建婚姻观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其一,她们在爱情对象的选择上,提倡男女双方要相互尊重,平等互爱,要以真情作为结合的基础,已逐步摒弃掉那种“媒约之言”、“门第相当”等旧婚姻原则的约束,代之以“知情知趣”、“忠厚志诚”等新标准。比如《警世通言》卷29《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中的李莺莺,就表露出这种新的思想性格特点。她在爱情的追求中热情主动、执著大胆而且勇于斗争。在“三言”中,妓女追求婚姻幸福所表现出的执著和抗争精神,也令人为之震动,作者在对她们的不幸遭遇寄以同情,对封建势力、市侩势力进行无情鞭挞之外,对不幸落入风尘的女子还持着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态度。《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难寻夫》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妓女生活的小说。其二,金钱在婚姻中起着某种决定作用,成为婚姻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身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冯梦龙深刻体会了时代的变革。弃农经商,弃官经商,种种对金钱的追求在“三言”中比比皆是。过去,商人赚了钱便千方百计跻身于官宦行列。而在此时,做官的“觉得心里不耐烦做此道”,遂“告脱了官职去经商”;当读书人并不想穷经皓首或“读书不就”时,便另图门路,“凑此资本,买办货物,图几分利息”。因此,人们在婚姻的选择上,在贵族与商人、门第与财富之间,“以富贵相交,而左旧族”。如在《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三、“三言”中婚姻观和爱情观   明代的程朱理学思想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理学认为爱情、婚姻必须门当户对。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存天理。冯梦龙对此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主张爱情自由,反对门第观念,说情始于男女,万物如散线,情为线牵男女相约为婚,此良法也。在他看来判断爱情婚姻的标准是“情”他将儒家的正统观念与人情欲念调和为一。高举着“情感论”的旗帜,以性情讨论文学。认为小说当以“吟咏性情”为本,先圣昔贤经籍坟典只是一个“情”字,“情”是六经的实质。显然冯梦龙所强调的真情,真心是对戕害人性,人情的宋明理学的彻底否定。他大胆张扬人的性情,提倡个性解放,充分表达了市民阶层对理想爱情的渴求。“三言”中爱情作品占三分之一,在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