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学》考试辅导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1.教育是什么? 2教育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说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3.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一种现象? (一)教育的概念 夸美纽斯:“生长说”或者“种子说”,人人都有具有知识,德行的种子,但是种子并不能自己生长,需要教育的力量。所以说教育就是催生,灌溉每个人身上的知识和德行的种子。 思考:以上对教育的解释的共同点是什么? 共同点: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教育定义小结 广义的教育: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措施 (二)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过程: (1)前制度化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 古代的教育 (2)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产生的标志: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纵向理解: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是按照年龄分级的有层次有结构的教育制度 横向理解:除了普通的学术性的学校,还包括职业学校,众多培训等等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代表人物:库母斯、伊里奇 (三)教育发展过程1.古代教育 中国 1.奴隶社会的教育(夏、商、西周) 夏代出现最早的学校形态 《孟子》:夏-校、殷-序、周-痒 封建社会的教育 1.官学 2.私学 春秋战国 、汉朝 、隋唐 、宋朝、明朝至清代1905年末废除科举制 思考:《四书》、《五经》指什么? 我国“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古代外国的教育 古代印度 古代埃及 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雅典教育 中世纪西欧教育:基督教教育 、世俗教育 古代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教学内容主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雅典一向被看成“文雅教育”的源地。 我国“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西欧教会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世俗封建学校的“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是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 文艺复兴后的西欧教育 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以人性反神性,以科学理性反蒙蔽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友爱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 20世纪以后的教育即近代教育 四大发明传入西方和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科学突飞猛进,特别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知识,引起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中世纪教育主要掌握在教会手中,近代开始国家开始重视教育的作用,逐渐把教育的权利从教会手中过度到中央。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民众对最基本的知识的要求非常迫切。最早把学校的管理权转移到国家手中的是德国,也是最早提出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 3.教育的世俗化:普通教育从宗教教育中脱离出来,大部分国家都明确规定,宗教不得干预教育,但是宗教教育并没有完全被消灭 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颁布了很多法案,如英国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标志英国国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法国的基佐 ·费里法案奠定了法国初等教育的义务,免费,世俗化的原则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儒家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的思想: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主张“有教无类”,大办私学。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生平: 孔丘,字仲尼,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父亲是一位下级武官,孔丘3岁时父亲去逝,母亲抚养他,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而做事,学会多种本领。青年时期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孔丘奋发求知,力学成才,大约30岁左右,正式招生办学,开始他的教育生涯,40岁左右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50岁时当过鲁定公的中都宰。孔丘离鲁国周游列国,奔波14年,68岁那年受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Sharp夏普扫描仪DW-D20HZ-W DW-D20NZW3 CF-20HZW 3用户手册.pdf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C站JUE-85中文操作说明书-07-9-10.pdf VIP
- 智能融合终端通用技术规范2025.docx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卷(1116下午).pdf VIP
- 660MW发电机内冷水系统漏氢原因分析处理.pdf VIP
- 管道命名及代码含义.docx VIP
- 认知心理学第四章记忆解析.ppt VIP
- 外墙抹灰安全技术交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