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作业本(上册)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班级: 座号: 姓名: 2016-2017(上)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日期: 1.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 ?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我国古代发明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 ) A. 造纸?????? ?B. 指南针???? ?C. 火药???? ??D. 烧瓷器?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描述,哪些不是其主要特点 (? ) A.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用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B.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 C.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D. 加速化学反应的进程,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 A. 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B. 化学正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C. 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 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A.B. C.D. 2.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B.生米煮成熟饭 C. D.炸裂 A..1.573克/厘米3 C..将物 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CO2)和水(H2O),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时产,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些步骤: (1) 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右图A,这证明焰心 。 (2) 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右上图B),在玻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 。 (3) 猜想和验证: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焰心气体含CO2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 。 。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 取—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 假设②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 (4) 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则其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 2.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________。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____,活塞B__________,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3)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药品 B.给试管加热 C.滴加液体 D.称量10.05g固体.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 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判断 7. 量取8毫升稀硫酸应选用的仪器是( ) A. 50毫升量筒 B. 50毫升量筒和胶头滴管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