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结束后的个人思考.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首次新课标高考后的一些思考 介休十中 刘爱红 2011.8 全国课标卷化学试题总体感觉 全国课标卷化学试题详细分析 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总 体 感 觉 命题的依据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分析: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11年高考化学科的成绩略好于2009年,基本与2009年持平,没有出现大起大跌,比较理想地实现了老高考向新高考的平稳过渡。 同时也说明了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不冲突,推行素质教育和提高答题能力不矛盾,也可以说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有效地帮助高考成绩的提高。 (2000广东29)下图是100 mg CaC2O4·H2O受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试利用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问题: (2007全国I)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 ?,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 。 (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其目的是?????????????????????????????? 。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 g-ab- ???? ??。 (5)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 (6)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 。 (2008海南)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 ①2Mg+O2 2MgO; ②3Mg+N2 Mg3N2; ③2Mg+CO2 2MgO+C ④Mg+H2O MgO+H2↑ ⑤Mg3N2 +6H2O 3Mg(OH)2+2NH3↑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试题特点 5. 突出对化学用语和文字表达的考查 主观题在注重分析推理、理解应用的基础上,尤其突出了对化学用语和表达能力的考查。全卷考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结构简式”、“电子排布式”等等化学用语达20空;要求用精确的文字回答问题的也有10处之多,必答问题25分。加上选择题的第12题,如果选答37(结构题)的8分,共计39分。 试题突出化学用语的考查,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点,对高中化学的教学规范化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6.试题充分体现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学科内容的综合 全卷贯穿了知识与能力的主线,每一道题目能力层次均为“理解”以上。 在题目设置上,每道题围绕一个主题多面设点,做到了每一题一个主题思想,每一选项或每一问则涉及不同知识内容或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角度,大大增加了试卷的覆盖面,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对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思维的敏捷性。 试题注重探究性和开放性,增大了学生思维空间,实现了对学生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深度考查。 7.美中不足 必考题的范围是必修一、二和选修四,但第12题的C项中考到了苯酚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不应该;第26题第(4)问第二空硫化氢与硫酸铜的反应超出了课标的范围;第37题考查金刚石的晶胞,但没有给出图示,有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嫌疑,用到的单位pm,在选修三的科学视野中出现过,没有给出信息直接考出,超出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总体评价 2011化学新课标卷在内容选择、题型设计上充分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特点。客观题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考查,主观题在注重分析推理、理解应用的基础上突出对化学用语和表达能力的考查,试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可以说是基础加创新,是一份不错的试题。 试题(卷)分析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00mo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