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下学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 2011年下《中国古代文学史》 讲授人:李继华 说在前面的话 陈尚君《全唐诗补编·前言》: 一九七八年秋,我考入研究生,随朱东润先生学习唐宋文学。朱先生要求我们多读古人原著,尽量以自己的眼光来读书,不要人云亦云。其后几年,在朱先生严格而富有启发性的指导下,我涉猎了大量的唐宋典籍。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隋唐五代部分: 49节 宋代文学部分: 53节 总共102节 本学期上课时数:约4× 17=68节 每周6节 隋唐五代文学绪论 一、社会状况 隋朝(581~618),存在37年 唐朝(618~907 ),存在289年 五代十国(907~960),存在57年 唐玄宗前期疆域图 盛唐时期疆域图 唐朝后期疆域图 二、文学概况 1.诗歌 《全唐诗》:总集名。清康熙时彭定求等十人编,共收录唐、五代诗48900余首,附有五代词,作者2200余人,各人下附有作者小传。陈尚君《全唐诗补编》:55000首、 作者3600人。 唐诗分期: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唐诗重大发展的表现 1.诗人队伍的扩大和主导力量的改变 2.反映的社会生活层面有较大扩展 3.艺术风格与流派的多样化 4.诗歌艺术形式的完善 2.散文 《全唐文》: 清嘉庆时董诰等人编。共收录唐、五代作家3035人,文18488篇,各人下附有作者小传。 韩柳古文运动 3.小说 古代小说由唐进入成熟阶段。 南宋·洪迈《容斋随笔》: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而尤显着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4.词 词在初盛唐即已在民间流行,后为文人吸纳并创作,中唐词体基本建立。晚唐五代非常繁荣。 近人林大椿《唐五代词》辑1134首,其中: 唐代:375首 作者:50人 五代:759首 作者:31人 三、唐朝文学繁荣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第一,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第二,中下层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等途径登上政治舞台。 科举制度 其他入仕途径:入幕、漫游、干谒等 方干《赠李郢端公》: 别得人间上升术,丹霄路在五言中。 第三,思想解放,文禁松弛,儒释道等思想及宗教都得以传播。 “诗仙”李白 “诗佛”王维 “诗圣”杜甫 第四,文化的普遍繁荣对诗歌创作的交互影响。 唐人恢宏的胸怀气度与对待不同文化的兼容心态,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繁荣的环境。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都有很大的发展。 第五,民族联系加强,南北文化的交融与互补,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人们的精神生活内容丰富。 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 (二)内在原因 其一,继承; 其二,创新。 帝王与诗、诗人 武则天《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李贺。 “郊寒岛瘦” 。 白居易人称“诗魔”。 李白绝命诗:“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杜甫晚年:“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唐代人为诗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鲁迅: 我以为好诗到唐朝已经做完,以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的孙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史仲文《中国隋唐五代文学史》(1994):自从唐人风流后,但寻旧路已无诗。 绪论部分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全唐诗》 二、思考题 阐述唐诗文学的繁荣及其原因。 三、绪论阅读并理解: 四声二元化、黏式律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