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竞赛史漫谈 起? 源 发? 展 挫? 折 光? 明 鼎 盛 常? 识 辩? 证 * 下一页 在希腊首都雅典城的西南360千米的山谷里,有一个绿树掩映,风景秀丽的小村——奥林匹亚,这就是古希腊人举行奥林匹克(意为“在奥林匹亚的”运动会的圣地。1896年,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火炬在这里点燃。从此,奥林匹克成为体育竞赛的代名词。数学竞赛与体育竞赛有很多类似之处,两者具有同样的精神。因此,人们也常常把数学竞赛称为数学奥林匹克。 (一) 起? 源 下一页 上一页 第一个采用“数学奥林匹克”这一名称的国家,是前苏联。前苏联是开展数学竞赛活动最早和最广泛的国家之一。据前苏联人说,在1886年帝俄时代就有了这种竞赛,比匈牙利还早了8年(如果此说可信)。十月革命后的17年,即1934年,由列宁格勒大学主办了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首次把数学考试与源于公元前776年古希腊的奥林匹克体育运动联系起来。后来很多国家(或地区)采用了这个名称。 下一页 上一页 1935年,莫斯科大学主办了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以后逐年举行,扩大到整个前苏联。首届全苏竞赛是在1962年。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还有8个数学物理专门学校(匈牙利等国也有这样的学校,专门培养数理“尖子”),它们的代表队也以独立的身份参加全苏比赛。前苏联中学数学竞赛的特点是分年级进行。高年级的优胜者被推荐进入大学,免去升学考试。由于有很多著名的数学家,如狄隆涅、柯尔莫哥洛夫等,参与数学竞赛的工作,所以前苏联的竞赛题质量较高。 二) 发? 展 下一页 上一页 数学奥林匹克在东欧各国蓬勃开展,1894年匈牙利,1902年罗马尼亚,1934年前苏联,1949年保加利亚,1950年波兰,1951年捷克斯洛伐克,......。很自然地,国际间的数学竞赛,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对这件事最热心的是罗马尼亚的T.Roman教授。因他的积极活动,1956年,东欧国家正式确定了开展国际数学竞赛的计划。第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简称IM0)于1959年7月在罗马尼亚古都布拉索揭开帷幕。参加竞赛的学生52名,分别来自东欧的7个国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和苏联,每个国家8名队员(苏联4名)。 下一页 上一页 第2届IMO参加的还是东欧国家,仍由罗马尼亚作东道主,以后各届,参加的国家(地区)与选手的人数不断增加。英国、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是1967年第9届加入的;美国、越南是1974年第16届加入的;1985年北京的王锋和上海的吴思皓代表我国参加了在芬兰举行的第26届IMO。IM0每年举行一次(仅1980年由于东道国蒙古经济困难而暂时中断)。到1989年第30届,参加的国家和地区多达50个,选手291名。第31届是由我国主办的。 下一页 上一页 三) 挫? 折 1956年,在华罗庚教授等的倡导下,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四大城市举办了高中数学竞赛。华罗庚担任北京市竞赛委员会主席,并亲自主持了命题工作。·华罗庚、傅种孙、陈建功、苏步青、段学复、江泽涵等著名数学家就竞赛普及问题作了专题报告。1957年,高中数学竞赛进一步发展到其它城市。正当竞赛要推向全国的时候,反右倾等一系列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接踵而来,天灾人祸。数学竞赛被迫下马。 下一页 上一页 1962年,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北京市又恢复了数学竞赛,仍由华罗庚教授担任竞赛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有江泽涵与吴文俊教授。从1962年至1964年,许多城市相继开展数学竞赛。比赛前后,许多著名的数学家作专题讲演,出版了一些普及性读物,如华罗庚的《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向嗣鹤的《格点与面积》,姜伯驹的《一笔画及邮递线路问题》,段学复的《对称》等。数学家、教育家与优秀的大、中学校教师在一起切磋交流,数学竞赛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对我国的中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起了很好的作用。 下一页 上一页 这段时期,我国数学竞赛活动的势头很好,竞赛的方式、试题的难度、选手的水平等都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相同或相近。我们完全可以走向世界,参加国际的角逐。但是好景不长,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数学竞赛被诬蔑为“培养修正主义的苗子”,“教育黑线的产物”。数学竞赛在中国完全绝迹。 上一页 下一页 (四)光? 明 1976年“四人帮”倒台。1978年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数学竞赛又重新起动了。这年,年近古稀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华罗庚教授又亲自主持了规模空前的全国八省市(北京、上海、天津、陕西、安徽、四川、辽宁、广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1部分:乘客和载货电梯.pdf VIP
-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pptx VIP
- 电气预防性试验及防雷试验工程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基于“六位一体”内部控制的创新实践.pdf VIP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全文).doc VIP
- 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视听说教程 1 B1U1.ppt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吉J2020-011:木塑复合材料景观工程构造.pdf VIP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3部分:杂物电梯.docx VIP
- 服装裁剪与制作(第三版)全书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汇总.ppt
文档评论(0)